太极魅力真是无处不在!不练太极你还在等啥?

王道荃老师介绍太极养生文化

太极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瑰宝,它是一项心静体松、柔缓自然、连绵不断、动静结合、着重自我控制和意气诱导的健身运动。它的动作柔和平稳、细腻委婉,感情的抒发、气息的流畅、形体的自然圆活,达到了高度和谐统一。

尽管太极存在各种流派,在力度、速度以及表现的含蓄程度上各有差异,但在基本特点上各式太极还是一致的。太极讲究以静待动、后发先至、走化旋转、以柔克刚,强调静、松、柔、活、稳的基本训练,因此也就很自然地发展成松静、圆活、柔缓、沉稳的健身运动。从心静体松、中正安舒、气沉丹田、意念引导、动中寓静等要领,也说明太极力求达到内养平衡,重视意气的修炼,充分调动了人体潜能。太极尽管动作柔缓,但却是以动为主、动中寓静,对锻炼身体的力量、平衡、协调、柔韧等很有帮助。太极的意念及呼吸,要密切配合动作,因而意、气、力三者是围绕动作来统一的。‍

太极其实是一种男女老弱皆适宜的,对多种慢性疾病有着显著疗效,以健身、防身、修身为目的,行神兼备、内外兼修的健身运动。

太极具有强身健体、搏击技艺的双重性,就连旅居休斯敦的著名陈式太极拳十九代传人、美国陈式太极拳总会会长程进才先生也为姚明支招:“如果小巨人真正学会太极,就有可能成为NBA的巨无霸。”

练习太极除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呼吸,并且特别要求在练习时,尽量做到“心静”、精神贯注。因此,练习太极可调节身心,如果持之以恒,对人体各器官、系统都十分有好处,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练习太极时要求精神贯注,不存有杂念,即要“心静用意”。这样,在意识的支配下,人的意念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排除了大脑其他思绪的干扰,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受自我意念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思想高度入静,以意导体使大脑皮层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可以消除大脑神经的紧张疲劳,清醒头脑,活跃情绪,修复神经系统的平衡,消除一些慢性病的病灶。‍

二、对心血管的影响

太极柔和协调的动作,会促使血管弹性增高,血管神经稳定性增强更能适应外界刺激。太极与剧烈运动不同,运动以后舒张压会下降,长期坚持锻炼,有利于防止高血压、血管硬化,并且有利于健康长寿。‍

三、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在练习太极时,常常伴随着深长的腹式呼吸,做到“气沉丹田”,这样就加强了膈肌的运动。膈肌的运动不仅促进呼吸的深长,还增加了内脏的蠕动,促进腹腔的血液循环和肠胃消化能力。‍

四、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太极要求立身端正、步伐稳健,关节伸屈灵活,会使人养成良好的体型,锻炼有力的下肢,培养灵活、柔韧、协调的素质,这对人们保持青春、防止衰老会发挥良好的作用。‍

太极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加强了心、血管与呼吸的功能,能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作用与新陈代谢过程。

太极养生在线直播课招生中

上课地点:自由灵活,可以用手机或者电脑在家听课。
上课时间:
太极内功心法课时间安排
周一19:30、周二10:00、周三19:30、周四下午14:00、周六上午10:00、周日上午10:00
黄帝内经中医养生课时间安排
周五20:00
教学老师:王道荃老师
学习内容:
太极桩功:无极桩、浑圆桩、升降桩、开合桩等,感应天地灵气,体验奇妙的天人合一感觉,调理各种身体不适;
养生功法:站桩、打坐、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太极拳等内功作为中国传统古老神秘的养生术瑰宝,经历了千百年的传承和演化,在修心养生和防病祛病方面有非常显著的功效,通过学习古老的养生功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得到生命和心性的升华,由王道荃老师为大家亲自倾囊相授,通过通俗易懂的课程,将深奥的传统古法养生术一一揭秘,让古人的养生智慧可以服务于现代人的养生健康,针对现在特有的慢性病和亚健康问题,有很好的收效。养生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最核心的就是内功心法,能“得气”是根本。通过练习道家先天功法,培补先天元气,自然百病不生。
黄帝内经中医养生课程:解读上古养生智慧,结合现代中医理论,从防病祛病,治病强身入手,针对现代常见亚健康慢性疾病,以及上医治未病的理论,修心养生。
经络导引,对应调理人体十二经脉,养生健身对付亚健康的最好功法,对应心、肝、脾、肺、肾、三焦各种问题的气功功法,见效很快;
针对性功法:太极单式108式,调整针对不同问题:腰、颈、膝、头、肩等;
秘传太极:结合传统导引、吐纳的方法,著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紧密协调。使血气循环畅旺,令人心旷神怡,养生之妙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