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德
主的问题,实在是比较大,要说清楚“道”与“德”是什么,再说清楚二者的关系,无疑是要将《道德经》完整滴讲解一遍。
简单说吧,“道”就是老子提出来以解释万物生成及生长运行的概念,对于“道”的定义集中体现在第一、四、六、十四、二十一等等章节,又在第二、八、十等章节以举例子、打比方的方式说明“道“是什么。题主可以多结合译本看看这些章节,以及后来人的研究加以理解,这里推荐除《道德经》原文之外,还有王弼的《道德经注》、苏辙《老子解》等书。
“德”简单来说,就是圣人及普通人在领悟“道”的精髓之后遵循“道”的原则而采取的行为。比如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xù)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就像婴儿的出生成长,“道”就像母亲,生下孩子,“德”就像孩子出生以后的养育行为。老子认为这种养育方法应该是顺其自然的,不应过多干涉。
也就是说,“德”就是“道”的精髓和原则在人的思想行为上的具体表现,人的行为符合“道”的要求和原则,那这个人就称为“圣人”,所以“圣人之道⑨,为而不争”,“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至于问题说明,俺真的不知道老人是咋看的啊!毕竟小女子年方二八,正青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