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州故事精选:董老三找灌县县长修桥记

消失的索桥

文/石明元(四川都江堰)

白沙乡距灌县城十里地,是古时西入汶川境内,进阿坝汶理茂松必经的一个驿站。白沙河从虹口山上流来,在白沙与岷江合流,横跨白沙河便有一索桥,名利涉桥。据《灌县志》载:“利涉桥知在前明,旧有绳桥,乃毁于水。后于乾隆中期,周尚仁捐款千金修复此桥,题名:利涉桥。”此桥在旧时,对沟通西南各地与藏羌少数民族地区的商贸往来以及官府的政治、军事联系有着非常重大作用。

正是因为利涉桥在灌县众多津桥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历代的地方官府亦为重视,设有专款用于管护督办。在民国年间,是由七省会产整理委员会负责。到政权更鼎之时,在灌县是由一个叫肖劲修的委员负责具体处理有关利涉桥的事项。

然而,就在这处于百废待兴的新时代时期,利涉桥没有再延续下去,反而从白沙河上消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就听我细细道来内中的原委:

话说1951年隆冬的一天凌晨,鸡才叫头遍,白沙乡的管事董老三早早起床了。原来,他准备今天上灌县城禀告七省会产整理委员会灌县委员肖劲修先生,向他反映利涉桥的维修已经不能再搁置或往后推移的事情。

董家自高祖那一辈起,就兼白沙乡境内津桥官渡这类公益设施的管事,到董老三这一代人,该职已经延续一百多年,据说乾隆七年,利涉桥再建落成时,董家就向众多人许诺说:“我家祖祖辈辈子子孙孙一定护好桥,守好桥,管好桥!”

果然,尽管岁月流逝,皇帝换了一茬又一茬,而白沙利涉桥依旧不改其模样。

傲立在滚滚白浪中,沟通东西两河岸。正因为董家管事认真督促,对绳桥定期进行修缮维护,所以两岸的交通几乎没有中断过,纵然遇山洪暴涨,将桥冲垮卷走后,也不出三五个月时间,一定会原样重架一座利涉桥,屹立在白沙河上。

原来,对此桥的岁修,每年约有折合四十石米的经费提留,这些经费的来源保障:一是有数亩公产田地供给,二是有二王庙存留的基金银按年拨付。田亩则由当地佃户租种,每年按时交粮数石为租金。而负责保管津桥修缮基金,民国时则是一个名叫“七省会产整理委员会”,所以眼下董老三一大早就忙着进城去找肖委员,具体点说就是要利涉桥的岁修款。目前桥急需维修;绳索破损要换新的,桥板又垮掉四个,另外还要加固桥基等等。

肖委员听董老三讲完一席话,却面露愁容说:“这不好办啊!往年提留的米已经冻结了,塔子坝的几个佃户根本不拿出来,二王庙的主持退押金后也没有钱,只听说罗会首那里还剩有四石米……”

董老三接住说道:“不够,不够!”

“往年岁修一次都是四十石米,今年不说岁修,就是还清旧欠的钱都不够,去年两方多木头的钱没付款,还有向周家院子买的慈竹,砍了人家几十根,到年底了,人家也在催要钱,我都不好再推了,才到你这儿来。”

肖委员想了想说道:“现在有塔子坝佃户欠的米还有十多石,要不你自己去问问。”

董老三推口说:“我不好去问,我有啥权利去要呢?嗨!我家祖辈从乾隆起就只管桥的修缮,钱米都不由我们经手。我家管了上百年,总不会轮到我这一辈就毁了规矩嘛?”

肖委员也无可奈何,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道:“ 这样,你去找建设科问一下,听说要修成阿公路,那座桥不知还要不要?”

董老三一听说事关桥的命运,便迫不及待找到县上建设科询问,一位科长模样的人接待了他,并告诉他说:“上面确实有修公路的计划,但是还没有动手呀!”

“那么桥还要不要呢?”董老三说,“现在是冬天还好办,水浅不影响;如果到夏天水涨起来,没有桥咋行呢?”

建设局回复不了,便让董老三去找郭县长解决。

郭县长耐心听完董老三反映的问题后说道:“你回去找肖劲修写份正式行文上来,在政府会议上好好解决。”

董老三跑了一天的路,终于讨得一个可信的答复,晚上,肖委员动手写呈文,董老三说他要赶回白沙乡,肖留他,说:“天都黑尽了,你就在祁家院子住一宿吧!”

董说:“不行,今天我一定要回去,周家的人还在等我的回话呢!上一场人家请我吃饭时,我就答应说这回一定支付人家的檞木头工钱了。”

深夜到家,周家娃娃果然在盼着董老三回来。董老三把上县城要钱的经过又讲了一遍,最后说道:“我现在手中只有去年结余的一石米,要不,你先拿半石回去,下一场你再来拿余下的工钱”。

周家娃娃不解问道:“下一场为啥就有钱呢?”

董老三说道:“我明天还要去县上找郭县长,我们提出遗留问题,请求政府全部解决。”

第二天董老三又到了县府。郭县长向董老三说:“你们到底还差多少钱?”

董说:“要说明细账,我还要去找管账的杨财务。肖委员他晓得账目,我只晓得还有去年购买的木头款、檞木工费,还有维护,这些钱都是没有结账的。”

郭县长便叫董老三再来找肖委员和杨财务等人,肖委员递上《关于利涉索桥加固维修》的呈文,财务杨光弟将白沙乡工程管理的明细账目清单一一附上。

三天后,郭县长查清了有关白沙乡利涉桥的全部情况,又在县府会上做出决定:一是此桥因主事罗懋昭会首去年被关禁后,桥工计划办事无人,工程所欠款项悉数由县府追缴,偿付清账;二是因成阿公路(灌汶段)庚即破土动工,此桥的岁修即可免去。

1952年春,在白沙乡河与岷江交汇处,修建起长50米,宽7米的混凝土白沙新桥。

松茂茶马古道上,兴盛数百年的白沙利涉索桥,终于完成古老历史使命,消融在时代前进的匆匆步伐中。

至今,它留下古老的传说和美好的记忆,活在灌县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聊之中,也不乏兴趣者,还去白沙小河看看它的遗迹呢!

配图仅供欣赏 与文无关 赵家明手机拍摄

石明元:四川都江堰人,已退休,文史爱好者,喜欢文物收藏。原都江堰市木工机械厂职工。

(0)

相关推荐

  • “都江堰”之《安澜索桥》

    ("安澜桥"上我来了) * "藏头诗" <安澜索桥> 张湘晋 安然御波惊 澜醉脚履平 索绳麻绞韧 桥汇各族情 * (安澜索桥陈列室) *

  • 灌州故事:虚闲客周游都江堰趣事

    文/文佳君 体验乡村野趣游 花蕊夫人故里都江堰市徐渡 今天,是我们的主人公虚闲客隆重出场的日子,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介绍.虚闲客,原姓徐, 出生都江堰市徐渡,1992年中专毕业,实现"农转非&q ...

  • 灌州故事:河西九斗碗

    灌州故事:河西九斗碗 文/刘玉霞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20世纪90年代的一天,随夫君去大观镇瓦窑村参加他表弟的婚礼,那时,刚调回都江堰工作不久.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感觉全村都充满了喜庆,树 ...

  • 民间故事:狐仙祖师找天帝告状

    欢迎大家来到沐雨离音,本文为<民间故事>第308期,狐仙祖师找天帝告状,如果您喜欢,不妨点个关注吧! 民间故事是一个有趣的领域,古人常常在闲暇之时与家人朋友聊一些身边发生的小故事,也有人喜 ...

  • 成语故事(精选50个)

    成语故事(1): 熟能生巧 从前有个叫陈康肃,号尧咨的人,箭术精良,举世无双.他所以心里十分的骄傲,常常夸耀自我的本领."哈,哈,哈,我的箭术没人比得上.你们有谁愿意跟我比比看啊?" ...

  • 我的中医实习故事(46)找出骨刺的原因

    46.找出骨刺的原因 当今时代手术越来越发达,但是并不意味着手术发达,人的疾病就少,也不意味着花钱多就能够治好病. 有个快餐店的老板,拥有十来家连锁快餐店,生意红红火火,财源滚滚而来,唯独让他头痛的就 ...

  • 我的中医实习故事(46)找出骨刺的原因【独活寄生汤】

    46.找出骨刺的原因 当今时代手术越来越发达,但是并不意味着手术发达,人的疾病就少,也不意味着花钱多就能够治好病. 有个快餐店的老板,拥有十来家连锁快餐店,生意红红火火,财源滚滚而来,唯独让他头痛的就 ...

  • 外州华男赴纽约找工染疫,紧急入院,肺呈白色纤维化:“应是点外卖,被感染”

    住在南加州内陆的一名林姓华裔年轻人(以下简称小林),2021年初在纽约求职过程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起初误以为是重感冒. 当确诊新冠病毒(COVID-19)呈现阳性时,他的肺部已经一片白色即纤维化 ...

  • 有意义的三分钟小故事精选

    有意义的三分钟小故事精选 时间:2019-12-06 22:39:49   分类:励志故事 | 三分钟精彩小故事 | Word文档下载 有意义的三分钟小故事精选 导语:高中语文课很多老师会要求学生课前 ...

  • 华州故事:远方的秦腔

    网友粉丝福利 华州故事:远方的秦腔 作者丨吉建军 树娃走的那天,天气晴和.尽管已经入冬,阳光照在身上仍然暖烘烘的.他跟正林.关锁.社娃四个人身戴大红花,穿着没有任何标识的军装,光着头坐在驴车上,朝着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