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4月17日)

(0)

相关推荐

  • 顿河两岸并不安静,在夹缝中求生,哥萨克骑兵终归是放下了马刀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可谓大放异彩,人和马的组合成为了当时军事力量的标配.不管是击溃十字军的马穆鲁克,还是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均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然而大家也清楚,热武器时代到来之后,这些战士遭受了 ...

  • 女骑兵的军装:娜杰日达·杜罗娃小传(上)

    本文作者: -渔灯儿- (原"青果煎饼") 线式战术.骑兵冲锋.华丽军装--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即使两百年后,也依然作为"男人的浪漫& ...

  • 俺们是屯子的人,打死不要莫斯科的房?沙俄这个团体能气死地产商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沙俄的历史.文化和咱们中国人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双方的国情截然不同,比如沙俄时期家里地产少于十俄亩地(10.9公顷)的俄国农民就是贫下中农,低于3.4俄亩(45亩地)的农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5月17日)

    5月17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一般地说,人有两种活法.一种是为别人而活,一种是为自己而活.中国人传统,就是为别人而活.亲戚朋友不说,最起码为父母,为子女.然而现在,太多人倡导的,就是要为自己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6月17日)

    6月17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做梦,和一帮子卓尼学生,在一个大厅里.他们分为两帮,一帮子在喝酒,一帮子在喧谎.我呢,坐在一边,在翻手机.喝酒的一帮,让我过去,划拳过一庄:喧谎的一帮,让我过去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3月17日)

    3月17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马丁教授解释,西方罗马.压力山大.拜占庭.阿拉伯.奥斯曼.大英等帝国,个个都强悍无比.但这些强大帝国,在衰弱后基本上灰飞烟灭,再难崛起.而东方几千年,几乎所有强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7月17日)

    7月17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看到一篇文字,说有一种恶俗,叫字中有画.作者称,此类大师,不临帖,一看笔法便露馅,字迹歪扭瞎颤抖,薄弱功底落款见:章法毫无讲究,随意搭配胡乱来,盲目创造,自诩创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2月17日)

    2月17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最好还是用电脑吧!在电脑上写,手指敲击键盘,本身就是一种健脑.还有,电脑屏幕大,对眼睛伤害,相对也小一些.当年,我开始学电脑时,笑话的人很多.不会英语,DOS命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8月17日)

    8月17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做梦,在一个小镇上.这地方,居然有我的办公点.奇怪的是,不是一个室子,而是一个角落.电脑也不是现在的,是原来那台联想.角落前面,是一个大院子.院子后面,是一所学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1月17日)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1月17日)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12月17日)

    12月17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宋庆龄晚年孑然一身,想重组家庭.毛主席.周总理听到消息后,回复截然不同!毛主席:早该如此!周总理:何必如此?毛主席认为,宋庆龄从事革命工作一辈子,晚年非常孤单 ...

  •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9月17日)

    9月17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新浪微博里,看到个视频,说书法的.书法家姓杨,我一直关注着.他说,书法创作,写一次就够了.有些人搞所谓创作,一次写不满意,再写一次.写上十多副,挑出一副说得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