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jì),汉字,本义指天空中大雨或大雪骤停,现也指天空放晴,比喻义为怒气消除。在《滕王阁序》:“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中有提及该字。[1]

中文名

外文名to clear up after rain; to cease be angry

拼音

笔画数14

部外笔画6

部首

繁体

五笔86&98FYJJ

仓颉MBYKL

统一码U+9701

四角号码10224

笔顺编号14524444413432

注音ㄐㄧˋ

结构上下结构

词性动词

更多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子计切,音挤。《说文》雨止也。从雨齐声。《尔雅·释天》济谓之霁。《注》今南阳人呼雨止为霁。《疏》济,止也。《书·洪范》曰雨曰霁。《传》龟兆形有似雨者,有似雨止者。《前汉·魏相传》为霁威严。《注》霁,止也。

又《集韵》才诣切,音哜。晴也。《埤雅》雨晴曰霁。

又《集韵》在礼切,音荠。

又子礼切,音泲。义同。[2]

说文解字

【卷十一】【雨部】霁

雨止也。从雨齐声。子计切[3]

说文解字注

(霁)雨止也。释天。雨济谓之霁。济、古多训止者。如厉风济则众窍为虚是也。许云雨止者、以诂训字易其本字也。凡止曰济。雨止则有霁字。洪范曰。雨曰济。今古文皆如是。是尙书用济为霁也。从雨。声。子计切。十五部。[3]

参考资料

  • [1]霁在线汉语词典2019-12-01[引]
  • [2]康熙字典
  • [3]说文解字

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