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炖豆角

期待你的

点赞

在看

01

  傍晚,视频连线爸妈——那头儿,老妈戴着遮阳帽,背景是小公园。

  我说,我不知道做什么饭了,你们晚上吃什么啊?她不加思索地说:黍米粥,然后熘茄子——蒜沫茄子。老爸挤进一个镜头,我说:“我看你们演奏的视频了,还点赞了。但是,听不出哪个是单簧管!”他回应我,声音是低。我问“那个合声是吗?”“嗯,合声里还有小号。”“录的好像不太清楚。”“录像的那个人手机像素低”——他解释道。

  “我晚上想包饺子,但是家里只有娃娃菜,是不是不好吃呢?”“是没啥吃,肉便宜了,你下楼去买点啊,用西葫芦包。”老妈建议着。

  ——“下楼买菜还得穿衣服,我不想动。还有,我想吃你们炖的肉了。”

  ——“我们啊,还得20多天才能回啊。这吧样,你买点豆角炖炖,买白的,白的比绿的好吃。先把肉阑一下,豆角也过过油,粉条烧一开……”

  截过她的话茬儿:“妈,我会做。”视频里老妈笑了,“也是,彩色饺子都会包,都四十了,啥饭不会做啊?”

  “哪四十了,她都快五十了!”老爸插言说,“呀,她五十了咱俩就金婚了!还有七年。”

  “算错了吧,不应该是六年吗?我78年的,你俩是不是未婚先孕?”自己先把自己逗笑了,这样调侃父母的女儿啊,舍我其谁?老爸反驳——你78年12月生的,我们1月结的婚。我在心里做了个口算减法。听见手机那头,老爸对老妈讲——“咱俩金婚喽也拍个婚纱照去呗!”

02

  日子过得好快啊,我还当自己是那个扎着两个小辫子的黄毛丫头呢。夏日的傍晚,蜻蜓都在篱笆上睡着了,我蹑手蹑脚地凑过去,捏住它的两只翅膀,蜻蜓开始挣扎,尾巴卷得老高。用指甲掐去一小截,再放到叶子上,有的颤巍巍地飞了,有的勉强攀附在上面,我想着第二天,看它还在不在。结果,第二天,又忘记蜻蜓去跑马城了。那个歌谣是这样的:“冰激凌、跑马城,马城高,你要哪一个?我要xx这个烂才货。”通常情况下,我便是第一个被叫到的,因为,尽管我摩拳擦掌,试图跑出风一样的速度,还是因为身高和体重的原因被拦截下来,然后,就成了那边的“俘虏”。

03

  以前的夏天,有知了有蝉还有“老娃娃姥姥”,晚上,树干上,草丛里,一拣拣一堆。据说炸着可好吃了,我没敢吃过。那个时候,“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还没有变成网络流行语。家家记记在外面吃饭,院里一张小方桌,几个小马扎。自家吃自家的,有吃罢饭的邻居过来唠嗑儿,也有拿着收音机的,单田芳的评书百听不厌。夜,被摇摆的蒲扇扇得越来越凉爽。我那个自带喜感的弟弟从哪儿学了一首歌儿——“土豆炒辣椒,你爸爸爱吃,你妈不给炒,你爸一瞪眼 ,你妈一叉腰。两口子打起来谁也吃不消。你爸爸拿起那切菜的刀,你妈妈拿做饭的勺,他给她一刀,她给他一勺,你爸滴脑袋上呀起个大包……”想念那种味道了,辣椒是隔壁三妈给的,红的,绿的掺一起都被剜去了籽,我喜欢吃用酱炒的。

04

  吃完饭,会不约而同地拿着凉席、蒲扇到房顶乘凉。有时,也会端着切好的西瓜。家家房上都有人。隔着一排院落,爸爸喊,“老闫,吃的啥饭啊?”那边的老闫嗓门更大“嘿,老王,唱个歌呗!”

  夜,是上天之手撒下的一块布,它遮掩住了大人的视线。热乎乎的厢房上,躺着我和闺蜜。夜空里有好多好多星星眨着眼睛。他们肯定听到了两个少女的秘密,但是,不对别人讲。

  房顶上,我爸开始唱歌——“换大米换大米换大米呀,换大呀米,换大呀米……”

  我打开手机,百度《换大米》视频,老刘说你干嘛,我说我想看看演这个小品时郭达秃顶了没有?他说,“啥会不秃着啊,从一开始就秃!”小品里,郭达戴了绿帽子。我想, 发量少和肤色暗共同的好处是,年轻时候的不嫩,老之将至却显不出老了。

05

  那是曾经的夏夜,它留在了我的童年。昼夜交替、岁月更迭,时间却是真真切切地过去了。不过,不急,慢慢来,好好吃每一顿饭。李雪琴都说了,“明天吃点啥”人生的终极问题。“下一顿吃点啥 、和谁吃、怎么才能吃得好”是从宏大理想下拆解开来的微小目标。

  我今天晚上吃的是炖豆角。但是,我还是想吃我爸妈炖的大锅肉!

END

微信号 : xxygggg

快乐生活/努力工作

原创人生/原创自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