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下寺春秋中晚期楚国墓群出土高古玉(全是精品)
相关推荐
-
【淅川红色档案】王任重关注淅川,重视丹江口水库早期的灌溉作用
王任重(1917-1992),河北景县王瞳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兼武汉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协全 ...
-
河南最有来头的县,春秋时曾是楚国始都,今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第一次去河南,我的第一站是淅川县.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的淅川县,位于豫西南边陲,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的黄金地带,因为淅水纵贯而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淅川古称丹阳,这里 ...
-
【散文】 薛斐/一路向北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一路向北 薛斐 南水北调,河南淅川人民为把一库清水送北京,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和牺牲.正如一位移民干部说的,南阳人民有恩于国家,淅川移民有恩于 ...
-
鱼关文化系列之五:不能忘却的记忆
南阳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的院子原是鱼关小学,建设者经过改造,建成了这座博物馆.在博物馆大院的门楣上,著名作家二月河亲笔题写的馆名为博物馆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气息. 进入大院,首先看到的是大大小小的100只水 ...
-
河南南阳淅川丹江口水库
从南阳内乡县衙到南阳淅川仓房香严寺可以走近道,在淅川县丹江口水库石桥码头轮渡到张营码头. 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水库,于1958年始建,1973年竣工,水域面积126万亩,蓄水总量达290 ...
-
汉江策论:河南和湖北,现在开始争夺丹江口水库?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是在讨论丹江口水库到底是属于河南还是属于湖北的问题.文章下面,湖北十堰和河南南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看到这个文章,我感到很奇怪,奇怪的原因是:这事还有什么争议吗?且不说十堰和南阳前段 ...
-
【石榴红了-淅川脱贫攻坚档案2】淅川概况(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全县总面积282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500个行政村(社区).67万人.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甘洌纯净的丹江水就是从这里浩 ...
-
河南淅川下寺春秋中晚期楚国墓群出土玉器精粹
淅川下寺春秋楚国墓群是一个春秋中晚期的楚国贵族墓群,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西岸的仓房镇下寺东沟村.1977年,河南省西南部大旱,位于该省淅川县境内的丹江口水库水位下降.一天当地一个牧童在水库边放羊 ...
-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群是一个春秋中晚期的楚国贵族墓群
中文名淅川楚墓 时 间春秋中晚期 位 置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 释 义楚国贵族墓群 下寺春秋楚墓群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群是一个春秋中晚期的楚国贵族墓群,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西岸的 ...
-
古玉界:纪王崮春秋贵族大墓出土高古玉赏析
发掘这座墓时,最忙碌的不是考古工作者,而是新闻工作者.当遗物尚未完全起出整理时,忽而报导说是纪国国君之墓,忽而说是莒国国君之墓.可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却证明一些东西来自江国,据说春秋时的江国在江西省, ...
-
光山春秋黄国墓出土高古玉
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 家中堪比博物馆 点击下方观看珍贵视频 黄国是个小国,子爵,国君称为黄子,或者黄君,后被楚国所灭,黄君孟的事迹不见史传,但其夫妇合葬墓中却留下了不朽的玉器.与黄君孟墓相邻的,还有一座 ...
-
春秋楚国墓出土高古玉(精品)
张大千罕见艺术访谈 淅川下寺春秋楚国墓群是一个春秋中晚期的楚国贵族墓群,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西岸的仓房镇下寺东沟村.1977年,河南省西南部大旱,位于该省淅川县境内的丹江口水库水位下降.一天当地 ...
-
湖北十堰至河南淅川高速公路全线最长隧道贯通凤凰网湖北
图为,十淅高速竹园窝隧道右洞施工现场 古建敖 摄 中新网武汉5月22日电 (高仕红 党飞鹏 徐金波)5月22日,随着一阵沉闷的爆破声,由中铁十一局集团承建的湖北十堰至河南淅川高速公路(简称" ...
-
河南淅川出土楚玉精粹(袁本云)
河南淅川出土的玉器集中发现在下寺.和尚岭.徐家岭三处楚国贵族墓群.其中1976-1978年下寺楚墓出土的大量玉器证明,在春秋中晚期,楚国王室公族使用玉器已非常普遍,它们对追溯楚国用玉的源头,研究楚国早 ...
-
河南淅川博物馆藏楚国青铜器鉴赏
30年前淅川县在出土大批文物基础上,选出部分器物建立了我国当时少有的县级博物馆.该馆陈列的楚文物主要是青铜器和玉器.现从中选出少部分青铜器精品加以介绍: 铜盏 铜盏,春秋中期.1978年出土于淅川下寺 ...
-
【淅川史话】之十三:淅川下王岗遗址两次发掘,究竟发现了啥
编者按:丹淅流域在远古时代就是人类聚集区和南北文明交融之地:经历了从狩猎采集走向农业定居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以及从环壕聚落到古城聚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论证了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与龙山文化三者的早晚关系: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