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史话】之十三:淅川下王岗遗址两次发掘,究竟发现了啥
相关推荐
-
第四批国保--(2.古遗址)
本篇目录: ***************************************** 11.丹土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五莲县 12.西山遗址 新石器时 ...
-
应城新时器时代文代遗迹——门板湾遗址
门板湾遗址位于应城市市区西南约3公里,隶属城北办事处星光村,中心位置在东径113°32′18.82″,北纬30°45′49.23″,遗址所在的地理位置属大洪山东延余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结合部,座落在低矮 ...
-
王仁湘谈百年“大仰韶”:历经五时期发展新发现仍然可期
以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1921年发现发掘及研究命名为发端,中国考古学2021年迎来诞辰百年. 为纪念仰韶文化和中国考古百年辉煌历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指导委员会主 ...
-
4次考古发掘 裴李岗厚土之下重现中华文明曙光
黄河文化月即将开启,请跟随VR的视角,跨越历史,寻根溯源,进入辛丑年黄帝故里网上拜祖祈福平台(https://hd.huangdinet.cn/),进入VR寻根板块,沉浸式感受黄河文明的博大精深. 郑 ...
-
【淅川考古发现连载】1:淅川下王岗遗址两次发掘,究竟发现了啥
下王岗遗址位于淅川县盛湾镇原下王岗村(现被丹江口水库淹没)的丹江河畔,国家文物部门先后两次对其进行大型发掘,发掘总面积5311平方米,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文物.下王岗遗址的发掘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丹淅流 ...
-
淅川下王岗遗址两次发掘,究竟发现了啥
下王岗遗址位于淅川县盛湾镇原下王岗村(现被丹江口水库淹没)的丹江河畔,国家文物部门先后两次对其进行大型发掘,发掘总面积5311平方米,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文物.下王岗遗址的发掘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丹淅流 ...
-
庞小霞:二里头文化下王岗类型及相关问题研究
近些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相关遗址的发掘公布了许多新的考古资料,其中丹江库区的淅川下王岗遗址从2008年至2010年进行了连续三年的第二次考古发掘,新发现了一些较为丰富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使得 ...
-
【淅川史话】之四十三:屈原登岵山写《国殇》真相探秘
版权声明:[淅川史话]系列作品除少数专家署名文章外,其余均系田野先生多年来对淅川历史文化研究和挖掘成果,总字数25万字,且经田野先生主笔创作.淅川县委.政府投资,已经在南水北调淅川移民展览馆历史文化展 ...
-
【淅川史话】之三十三:楚国“宰相”子庚与淅川关系初探
1978年3月至1979年3月,河南省文物局调动全省文物专家,会同南阳市.淅川县文物部门,对淅川下寺楚墓群进行发掘.其中,最大的当属楚国令尹子庚墓. 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或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可 ...
-
【淅川史话】之五十三:时任淅川县委书记王奎用了一个空城计,打退十倍于我之敌
主人公档案:王奎,原名陈懋德,1921年-2019年,山东省恩县陈营村人.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1月调任淅川县委书记,1951年5月离开淅川,后任湖北省经委主任.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委 ...
-
【淅川史话】之三十一:记住这三句话,读懂淅川楚文化
淅川是楚文化发源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关于淅川楚文化知识,信息量非常大,特别是有一些人名.器物名称涉及考古知识和古籍文献,古字.生僻字.通假字较多,苦涩难懂.那么,怎么能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来普及淅川楚 ...
-
【淅川史话】之三十四:楚武王在淅川丹阳自封为王始末
楚国国姓为芈(mi)姓,熊氏.自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册封楚国为子爵诸侯国,至公元前223年被秦国吞并,楚国先后经历了42位国君,历时819年.楚国曾在丹阳.郢(荆州).陈.寿春等地建都,其中,在淅川 ...
-
【淅川史话】之三十六:范蠡与淅川
(此图为南水北调淅川移民展览馆文仲请范蠡塑像图)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楚宛三户(今南阳淅川县)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之后,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