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轩先生 太极拳 练拳 随笔精论(二)
相关推荐
-
太极三合与放松|提高拳架的准确性,要多练准确的拳,而不是多练拳
身虽动 心贵静 气须敛 神宜舒 心为令 气为旗 神为主帅 身为驱使 刻刻留意 方有所得 太极拳的习练是修心与练身,是修炼心身合一之术."先在心,后在身":"身虽动,心贵静 ...
-
李雅轩谈太极拳具体练法和检验练拳准则
太极拳内功具体练法 * 未随出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如这样子才能恢复人在未被事物缠绕之前的自然稳静及天生具有的灵感. *太极拳的功夫,对气沉丹田这一规则是很重要的.然而太极 ...
-
李雅轩先生太极拳随笔精论(一)
太极拳的功夫,不外乎是动静开合而已.它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其特点是静中之动,虽动尤静.动,所以活气血,静,所以养脑力.动静结合,身心皆练,内外一体,刚柔相济 ...
-
李雅轩先生太极拳随笔
[原按:李雅轩先生为杨氏太极拳一代宗师,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杨门三轩"之一,川渝杨氏太极拳的开拓者,他完整系统地传承了杨氏太极拳的纯正风格. <李雅轩先生太极拳随笔> ...
-
长者论道--李雅轩讲太极拳的真东西(六)
练刚柔不如练柔劲,练柔劲不如练松软,练松软不如练轻灵,练轻灵又不如虚无.虚无的气势,才是太极拳最上层的功夫.其主要的练法,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意贯指,日积月累,内劲自通,拳意主能上手.四肢是外梢, ...
-
李雅轩先生太极拳论值得收藏
太极拳练习到真正松了的阶段,全身都有气布满,前后左右都撑满抱圆,太极拳的练习好比伞的撑开.伞不用时收起来,放松了:用时撑开,此时伞面是绷起来的.不是硬也不是懈,是整个铺开的.整个伞面是完整的,伞面上的 ...
-
杨式太极拳大师李雅轩的太极拳练习经验谈
杨式太极拳大师李雅轩的太极拳练习经验谈
-
正本清源——李雅轩《太极拳精义》摘录
编者:李雅轩,名椿年,河北交河县人,生于1894年.1914 年,经由傅海田先生引荐,正式拜杨澄甫先生为师,前后历十余年之久,对杨式太极拳悟解精辟不同凡响.近代太极拳界,"李雅轩风格&quo ...
-
李雅轩对太极拳“舍己从人”的解释
李雅轩先生对于太极拳的理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网上最常见当属"大松大软".对于"舍己从人",他认为:"太极拳在技术上的胜利,必须舍去主观主义和后天的 ...
-
李雅轩论太极拳的九种劲
李雅轩先生认为:太极劲主要是粘劲,太极八劲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都是粘劲不同用法而已.粘劲.化劲.拿劲.发劲四个过程,是太极拳中的精髓. 太极拳的劲表现形式很多,在李雅轩的论述中能找出九种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