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章法之七字法(学诗笔记)今天学习的章...
相关推荐
-
律诗第35讲
周密·梳理·附制 高2第5讲 唐诗中这种一首诗只有一个"纲"或一个"领",所有的枝,由一个干来"领",所有的派, ...
-
古山水诗《汉江临泛》今韵
古山水诗<汉江临泛>今韵 一君木子 汉江临泛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评析 这是一首古山水诗词. 此 ...
-
李白为何是天才?这首诗一开口就是千古名句,豪情自信,让人沉醉
和尚有话说 我们常称杜甫为"老杜",却为何从未称"李白"为"老李"?杜甫之老在于其诗风沉郁顿挫,充满苍凉悲慨之情:李白却永远年轻,永远抱 ...
-
律诗章法之虚实(学习笔记)虚实这两个字本...
律诗章法之虚实 (学习笔记) 虚实这两个字本身不难理解,放在诗词中很多朋友也能说出一句虚实结合,但应该怎么结合呢? 首先,不管是虚还是实都是针对物(名词)而言的,而不是现代汉语里的把词分为虚词和实词. ...
-
每日唐诗|万古江河——李白、杜甫诗句谁更强?
读学唐诗,李白.杜甫是一道入门之槛. 一则无李杜何来唐诗:二则由谁入学,历来也有分歧.叶嘉莹老先生也说过,不建议现代人选择从李白入手,而更推荐由杜甫入手.为何? 李白有天赋,杜甫见功夫. 李白的仙气你 ...
-
学习笔记——【二十】再谈章法
转自:蒲英堂_188的博客 [二十]再谈章法 诗的布局很要紧. 有平稳起句,中间曲折迭宕,末尾一泻 千里而势有余者,多见豪放派之作. 有直入横断面开端,惹人注意,再作钩连以铺陈,令人循环往复回味至终者 ...
-
律诗章法学习笔记(主讲玉儿老师)二、独立...
律诗章法学习笔记 (主讲玉儿老师) 二.独立性和连贯性 2.连贯性 律诗的连贯性是指诗中的八个分句要有衔接,禁止衔接不紧密或者是压根没有衔接,这一共分三个层次: (1).在五律中,衔接必须在前3后2的 ...
-
律诗章法之收放(一)很多朋友在写诗的时候...
律诗章法之收放(一) 很多朋友在写诗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写眼前,把眼睛放在一个很局限的空间里,这样的读起来总是让来感觉到拘谨.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章法有的叫它空间安排,有的叫他收放,不管是 ...
-
学诗笔记(十一)秋:我们就这样无情地被抛到这个世界上
惟旧女伤春,士悲秋.像在春天开放的花朵一样的女孩子们,春去花落,容易让她们有种花颜不再的自怜之感.秋天万物凋零,士人不禁感叹年华老去.读书做官想为生民立命,或仕途不顺,或时不我待,难免生出老大徒伤悲的 ...
-
学诗笔记(十)意象、春季与诗歌仿写
惟旧 写诗和写作文很像. 小时候写作文,开始时什么都写不出来,后来渐渐觉得有得写,却写成了流水账.再经过练习,才能把文章写得有立意. 写诗也是这样,刚开始下不了笔,后来感觉什么都可以写,但是看起来又不 ...
-
学诗笔记(九)拗救:有些古人写格律诗也很任性
"拗"读ào的时候,在现代汉语是"不顺"的意思.在格律诗中,句中出现格律不顺的地方,这种句子就叫做拗句. 拗句只在格律诗中出现. 诗人明明懂得格律,那么拗句为什 ...
-
学诗笔记(八)如何看待格律与古风
惟旧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quo ...
-
学诗笔记(七)七言诗的平仄排列
惟旧 一.七言诗排列规则 1.规则偶数位平仄相反,避开格律诗的三忌. 2.四种基本句式 A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 b仄仄平平平仄仄 加粗为可平可仄. 3.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 ...
-
学诗笔记(六)五言诗的平仄排列
惟旧 一.五言绝句的基本格式 前面说过同句中偶数位的平仄要相反. 五言绝句是最基本的体裁,掌握了这一体裁,稍加变化,就容易掌握其他体裁. 如果仅根据偶数位的平仄要相反,可以推出很多种单句的格式,为什么 ...
-
学诗笔记(五)对仗
惟旧 一.什么是对仗? 对仗就像是仪仗队,两队人马面对面地整齐站好. 人们有时会对对子,格律诗中有的位置也需要像对对子一样地对仗. 在格律诗中,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对仗的,绝句不需要对仗. 比如: 风急 ...
-
学诗笔记(四)平水韵
惟旧 汉诗押尾韵的特点,在世界上所有语言诗歌的押韵中,是比较罕见的. 为了方便创作,人们把韵相同的字编在一起,加一些注释,成为韵书. 一.陆家集会及韵书发展 隋朝时,有次上面八个人,都是当时的学术翘楚 ...
-
学诗笔记(三)平仄
惟旧 一.对于四声的分类 平:平声 仄:上.去.入声 对于现代汉语,有个口诀: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 二.格律诗为什么要讲平仄 平仄是声音的高低,有了高低就有了一定音律,比较好听. 格,是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