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石化将建成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 力争提前10年实现碳中和!

4月9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局与南化公司合作建设的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基地,年捕集二氧化碳超10万吨,这是中国石化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化进程的具体体现,将为净零排放打下坚实基础。

该CCUS基地累计回收二氧化碳16.5万吨。华东石油局回收南化公司合成氨装置和煤制氢装置的二氧化碳,用于油田压注驱油。他们于2020年10月分两期建成了10万吨/年的捕集装置,截至目前,已累计回收二氧化碳达16.5万吨,回收的二氧化碳助力华东石油局、江苏油田等上游企业驱油增产约5万吨。

CCUS是碳达峰后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支撑。CCUS技术是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其作为重要的减排技术,是碳达峰后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中国石化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开展碳减排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在胜利、中原、华东等油气田企业实施CCUS项目,取得增油和减排双重效益,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约125万吨、增油约27万吨。

76天从零起步建成全球最大熔喷布生产基地,向全球抗疫贡献中国力量。在2020年抗疫期间,中国石化始终坚持“国家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人民期待什么就奉献什么”,全力保障油气供应,助力“两山”医院建设;发挥产业优势,火速转产增产医卫用料,76天从零起步建成全球最大熔喷布生产基地;发布“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带动一场跨专业、跨企业、跨行业、跨产业的口罩增产协作;跨界开展“油卖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发挥带动作用,引领一大批上下游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促进国民经济快速企稳复苏。

发挥央企作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20年,中国石化承担助力脱贫攻坚任务的甘肃东乡、新疆岳普湖、安徽岳西和颍上、湖南凤凰和泸溪6个定点扶贫县,以及西藏班戈、青海泽库2个对口支援县全部脱贫摘帽,全系统67家企业承担的750个村的帮扶任务也全部圆满完成,群众的获得感、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发展动力明显提升。今年3月1日,中国石化率先发布“中国石化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承诺“十四五”期间将投入15亿元,打造“一县一链”特色产业帮扶,用实际行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提供清洁能源,为“绿色冬奥”赋能。中国石化有着丰富的氢气生产和利用经验。目前氢气年产能力超35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4%左右,在燕山石化、广州石化、高桥石化等地建有高纯氢生产装置和供氢中心。公司3万多座加油站,在氢能产业链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目前,中国石化已有10个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在运营。作为北京2022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中国石化倡导“洁净能源,为冬奥加油”的理念,积极参与冬奥、服务冬奥、奉献冬奥,将为北京冬奥会氢燃料电池车提供氢气供应等,为“绿色冬奥”赋能。目前,中国石化燕山石化所产电池氢气已实现量产,每天有近500公斤电池氢产品稳定供应北京市场。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石化实施世界领先发展方略的启航之年。中国石化董事长张玉卓表示,中国石化将积极拥抱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坚定实施世界领先发展方略,推动形成以能源资源为基础,以洁净油品、现代化工为两翼,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为重要增长极的“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

推进能源转型,打造“第一大氢能公司”。中国石化将把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充分利用产业和网络优势,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全面参与充电、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速发展氢能源。“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打造“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在推动商业示范上走在行业前列。

推进产业升级,打造“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一基两翼三新”的产业格局,全景展示了中国石化转型升级的业务图谱。中国石化将夯实“一基”,打牢能源资源基础,有效提升油气储量和一次能源生产能力。巩固“两翼”,提升洁净油品和现代化工发展质量。做大“三新”,探索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其中在新能源领域,巩固氢能领域产业领先优势,加快打造“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锻造强韧高效的产业链。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技术先导型公司。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成果快速转化、产品快速迭代竞争利器,增强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加快建设技术先导型公司,为转型发展、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引领。

推进低碳化进程,力争比国家目标提前1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石化首次将“洁净”纳入公司愿景目标,将践行绿色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大天然气、电替代步伐,大力发展绿氢炼化,不断提高原料低碳化比例。培育发展循环经济,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积极参与全球甲烷减排行动,到2025年,甲烷排放强度降低50%,建成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开发碳中和林、碳中和加油站等各具特色的碳中和模式,把绿色洁净打造成中国石化的名片。在国家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公司将迈向净零排放,确保在国家碳达峰目标前实现二氧化碳达峰,力争比国家目标提前10年实现碳中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

中国石化将建成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在国家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中国石化提出,2025年甲烷排放强度降低50%、建成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开发碳中和林、碳中和加油站等各具特色的碳中和模式,确保在国家碳达峰目标前实现二氧化碳达峰,力争在2050年比国家目标提前10年实现碳中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

文章来源: 中国石化,金联创塑料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碳达峰中和 致力低碳经济,助力中国早日实现碳中和 公众号 什么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不用能.少用能,节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日前在演讲中指出碳减 ...

  • 时报【早知道】2021-3-25

    [资讯导读] >环保督查剑指稀土.重要产地已有企业提前停产 >中国CCUS技术国际论坛即将召开.碳捕获技术迎风口 >城建发展:参股公司是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第五大股东 >顶点软件 ...

  • 能源转型与石油公司的艰难抉择(强烈推荐)

    牛津大学发布<能源转型与石油公司的艰难抉择>(强烈推荐) 一.概述 在本篇能源视角报告,文章探讨了国际石油公司(IOCs)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能源需求报告预测,无法利用现有的经济技术实现& ...

  • 中国 CCUS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 在 2016 年报告中提出的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 手段是:发展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提高能效(包括最终使用燃 ...

  • 碳中和,中国石油企业在行动!

    紧跟中央步伐 践行使命担当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自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 中国石油集团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加快研究确定碳达峰.碳中和 发展 ...

  • IEA:未来10年,灰氢、蓝氢、绿氢价格如何变化?

    研究人员发现,目前清洁氢气的成本仍然过高,是现阶段无法被广泛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根据其他相关预测,氢能的价格可能要到2030左右才会有大幅的下降. 但尽管清洁氢的未来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但也有一些迹象 ...

  • 碳中和|围绕碳产业链的产业运营

    东滩智库隆重推出 新经济产业领域系列<产业内参> 关注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人为化石燃料排放与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吸收两者平衡的结果,"碳中和"旨在实现二氧化碳或温室 ...

  • 什么是碳中和概念?一文让你彻底明白碳中和(附概念名单)

    碳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的燃烧产生.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在持续增加.二氧化碳有不错的保温能力,这层"毯子"越厚,就越容易导 ...

  • 安信策略:“碳中和”是长达40年主题投资机会 利好四大主线

    "碳中和"是什么?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 ...

  • 技经观察 | 先进能源研发的机遇时刻

    由于气候问题的迫切性和先进能源发展的巨大潜力,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并纷纷出台国家战略以发展本国先进能源技术和产业,响应"碳中和"的时代需求. 受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影响 ...

  • CCUS发展现状及趋势

      截至2018年底,全球运营中.在建或正在严密论证的项目增至43个,新设施每年捕获CO2达1300万t [2].中国CCUS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CCUS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建立起 ...

  • 谢克昌院士:节能提效才是减碳第一优选

    核心阅读 技术路径的优劣顺序应该依次为:节能提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增加低碳能源和减少高碳能源.通过植树造林强化自然碳汇,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超前部署高效CCUS.二氧化碳制烯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