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的“滕小国”:孟子“仁政”的试验田
相关推荐
-
周朝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046年立国,公元前296年灭亡
根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等史料的记载,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后,分封共七十一国,其中与周王同姓的姬姓就有四十国,兄弟之国有十五国.而<荀子·儒效>则说姬姓有五十三国.可见西周初期 ...
-
【第317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2章》孔子怎样论人才的使用?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2章>孔子怎样论人才的使用? 14·12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孟公绰:鲁国大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
战国期间的小国消亡史(上):卫懿公因鹤亡国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有七雄,上一篇文章讲到还有个号称"第八雄"的中山国.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小国家,比如鲁国.卫国.郑国.宋国.薛国.滕国.邾国(邹国).越国.巴国.蜀国等等.中山国被 ...
-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17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每周坚持原创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设若鲁隐公做曹操,如何?奈何他选做周公,不得!今天的文章有点长,阅读时间约10分钟. 1/4 原文 <经>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 ...
-
滕文公实践孟子的“迂腐思想”,使弱小的滕国成就文明史上的传奇
在孟子的指点下,滕文公按照周礼,圆满地安葬了他的父亲滕定公,获得了朝堂众臣和广大百姓的高度赞扬.这使得滕文公对孟子更加钦佩,对治理国家更有信心了. 于是,滕文公派人携厚礼把孟子迎到滕国,请教具体的治国 ...
-
骑行邗沟泗水,第八天
第八天,2015年8月14日,枣庄->滕州 -> 邹城 -> 汉庭酒店曲阜孔府店,120公里 枣庄西北是滕州,早晨由枣庄出发,先经过薛河大桥,桥的上游方向(东边)水挺多的,但桥的下游 ...
-
诸侯史话番外篇二:一则不太常用的成语,竟源于聚会上的一场争斗
经历了隐公十年一系列的诸侯国大会战以后,在下讲故事的进程也推进到了鲁隐公姬息在位(或者说在世)的最后一年.只不过,姬息的离世要发生于该年的年底,咱们才刚刚进入隐公十一年,暂时还不需要开启如此沉重的话题 ...
-
朱绪龙|滕州古代的主流文化
文化是在传承中与时俱进的.在建设和发展滕州当代新文化中,必须坚持继承和弘扬古代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向:而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就必须了解滕州的古代主流文化:当然,这种"了解"和" ...
-
素说《论语》:宪问篇(十一)
素说《论语》:宪问篇(十一)
-
【山东古国02】善治的“滕小国”:孟子“仁政”的试验田
一个方圆不过五十里的小诸侯国,却敢与强势的邻居薛国争尊位:一个夹于齐楚之间的脆弱政权,却成为孟子"仁政"思想的试验田,获得"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善国&quo ...
-
央视聚焦“滕小国”传播“善文化” 将在央视1套、9套、10套《中国影像志》栏目播出
"滕小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特别是蕴含的善文化,对于当今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纪录片<中国影像志>栏目组的记者如是感叹. 4月25日,市广播影 ...
-
中华养血“始祖方”!补血、生血、行血,善治手麻、手抖,请体会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 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 ...
-
善治黄疸之茵陈
原创 曹俣 曹俣的岐黄之术 善治黄疸之茵陈 茵陈又名因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秋后叶枯,茎梗不凋,经寒冬不死,因旧苗陈根至春即勃然生发,春三月谓发陈致新,故名. <神农本草经>谓茵陈主风湿 ...
-
中药白蒺藜——善治肝郁阳痿白蒺藜,又名刺...
中药白蒺藜--善治肝郁阳痿 白蒺藜,又名刺蒺藜,性微温,味苦辛,入肝经.功能平肝疏肝,祛风明目.至于用以治阳痿,始见<慎斋遗书·阳痿门>.其曰:"阳痿,少年贫贱人犯之,多属于郁. ...
-
白蒺藜——善治肝郁阳痿
白蒺藜,又名刺蒺藜,性微温,味苦辛,入肝经.功能平肝疏肝,祛风明目.至于用以治阳痿,始见<慎斋遗书·阳痿门>.其曰:"阳痿,少年贫贱人犯之,多属于郁.宜逍遥散以通之:再用白蒺藜炒 ...
-
只用四味药,善治肝郁脾虚,中医人都爱用!
今天给大家讲四逆散,方子很简单,就四味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基础用量: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四逆散这个方子来自张仲 ...
-
独活寄生汤善治痹症疼痛
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其功能主治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现用于慢性关节炎. 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 ...
-
【经方】这个方子善治肝郁脾虚,中医人都爱用!
欢迎您 去学岐黄名家经方 今天给大家讲四逆散,方子很简单,就四味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基础用量: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6g. 用法:上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