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 ●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译文)
相关推荐
-
自我康疗20:解读《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
自我康疗20:解读<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 一种细菌病毒过于繁盛,就会榨干其它生物的营养,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循环失调甚至毁灭. 一部分人通过暴力和偷窃手段,能够让社会财富集中到自己 ...
-
禅解《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篇:三部九候论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阳夏阴,以人应之奈 ...
-
梁冬对话徐文兵:《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第二十讲
来自医经 00:00 52:10 <金匮真言论篇>第二十讲 播出时间:<中国之声>2009.10.10 23:00-24:00 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 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臟六 ...
-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阳夏阴,以人应之奈 ...
-
《黄帝内经》素问 ●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译文)
[原文]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帝曰: ...
-
《黄帝内经》素问 ●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译文)
[原文] 黄帝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 岐伯曰:夫盐之味咸者,其 ...
-
《黄帝内经》素问 ●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译文)
[原文] 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 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 ...
-
『黄帝内经』全文翻译 22. 黄帝内经上卷 素问篇 痹论篇第二十二
[本章要点] 一.论述了风寒湿三邪杂合伤人是痹病的主要成因.由于感受风寒湿三邪的轻重有别,以及邪气侵犯的部位和体质的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病症. 二. 痹病分类1.从原因分类风胜--行痹 寒胜--痛 ...
-
『黄帝内经』全文翻译 26. 黄帝内经上卷 素问篇 脉解篇第二十六
上卷 素问篇 脉解篇第二十六 [本章要点] 一.介绍了六经与月份的配合以及相应的月建. 二.分析了四时阴阳盛衰与六经病变的关系. 三.详细解释了六经病变的机理. [原文] 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 ...
-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全文翻译 29. 黄帝内经上卷 素问篇 针解篇第二十九
上卷 素问篇 针解篇第二十九 [本章要点] 一.论述针刺补泻手法,说明了针下寒热感觉与针刺疗效的关系. 二.强调针刺时医者应做到思想集中.态度严谨.明确病位.端正手法,并注意调节病人的精神活动,以利于 ...
-
《黄帝内经》素问 ●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译文)
[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译文] 春季的三个月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