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无德而称
相关推荐
-
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论语》之“三以天下让”
[原文]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夫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德行最高的人了,多次以天下相让,百姓都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赞美他. ...
-
论语: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8-1)
本篇共21章,其中不少著名文句广为流传,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 ...
-
做了好事是德,不留名更是至德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做好事是德, 不留名更是至德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 ...
-
【第182期】音频学《论语》孔子为什么极力推崇泰伯
音频学<论语>孔子为什么极力推崇泰伯 泰伯篇第1章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泰伯,可以 ...
-
#每日学论语#8.1【2017-1-8】
#每日学论语#8.1[2017-1-8] [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dé)而称(chēnɡ)焉"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道德 ...
-
论语解读:做领导的5大学问是啥?
做领导的5大学问是啥?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使命以时. 第一.敬事.必须认真的做每一件与客户与群众有关的事情. 第二.信.人无信不立 第三.节用,也就是节约的意思. 第四.爱人.把大家 ...
-
论语解读139、孔子的“仁”是什么
先说说孔子的仁是怎么来的?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十五岁就致于学,为什么?生活环境所迫嘛, 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而学嘛!19岁在季氏做'委吏'.'乘田',做得怎么样?孟子说 ...
-
论语解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曾子说:"鸟快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名言故事 曾子告诉他说:"鸟将死的时候,它叫的声音一定很悲伤:人将死的时候,所讲的话多半是好话.君子所应重视 ...
-
论语解读:巧言令色
孔子说:"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神色,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
-
论语解读: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被强迫改变的. 名言故事 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家道衰落.他曾做过"委吏"和"乘田&quo ...
-
论语解读:修己以敬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 "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 ...
-
论语解读:举一反三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 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
-
论语解读:临之以庄
季康子问:"怎样使人尊敬.忠诚.勤勉? "孔子说:"举止端庄,能赢得人 们尊敬:敬老爱幼,能赢得人们忠诚:任用贤良.培养人才,能使人们勤勉." 名言故事 季康子 ...
-
论语解读:三年之丧
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又成熟了,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 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 名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