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三年之丧
相关推荐
-
#每日学论语#14.40【2017-7-23】
#每日学论语#14.40 [原文]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hōng),百官总己以听于冢(z ...
-
「四维中国通史」第三十三讲:东汉王朝为什么会出现道德危机?
大家好,今天要讲东汉时期一个独特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会出现道德危机? 在西汉初期的时候,礼制不健全,又推崇道家的"黄老之学",并且西汉的开创者多是楚国人,受楚文化影响比较严重,使得 ...
-
每日笔记(5月6日)善恶
每日笔记(5月6日)善恶
-
论语:孟武伯问孝(2—6)
孔子在从为政的角度去论述孝道的原则以后,继续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述孝道,特别是从具体的事情上去深入思考.孔子注重推己及人,比如孔子认为,父母时时担心子女成长过程的健康,子女也应该以同样的心情和态度对待.孝 ...
-
论语: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4-21)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等犯上作乱的现象时有发生.孔子对此深恶痛绝,极力呼吁维护宗法家族制度,所以特别强调"孝",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 子曰:" ...
-
论语解读:做领导的5大学问是啥?
做领导的5大学问是啥?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使命以时. 第一.敬事.必须认真的做每一件与客户与群众有关的事情. 第二.信.人无信不立 第三.节用,也就是节约的意思. 第四.爱人.把大家 ...
-
论语解读139、孔子的“仁”是什么
先说说孔子的仁是怎么来的?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十五岁就致于学,为什么?生活环境所迫嘛, 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而学嘛!19岁在季氏做'委吏'.'乘田',做得怎么样?孟子说 ...
-
论语解读:无德而称
孔子说:"泰伯的品德高尚极了 !三次让出王位,百姓无法用语言来称赞他." 名言故事 泰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亦即周文王的大伯父.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亶父共 ...
-
论语解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曾子说:"鸟快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名言故事 曾子告诉他说:"鸟将死的时候,它叫的声音一定很悲伤:人将死的时候,所讲的话多半是好话.君子所应重视 ...
-
论语解读:巧言令色
孔子说:"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神色,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
-
论语解读: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被强迫改变的. 名言故事 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家道衰落.他曾做过"委吏"和"乘田&quo ...
-
论语解读:修己以敬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 "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 ...
-
论语解读:举一反三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 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
-
论语解读:临之以庄
季康子问:"怎样使人尊敬.忠诚.勤勉? "孔子说:"举止端庄,能赢得人 们尊敬:敬老爱幼,能赢得人们忠诚:任用贤良.培养人才,能使人们勤勉." 名言故事 季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