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他说写作没有神童可言

8月

21

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

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

- No. -

01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 No. -

02

人物生平

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1932年8月17日—2018年8月11日 ),简写维·苏·奈保尔或V·S·奈保尔,英国印度裔作家。

出生在位于加勒比海的英属殖民岛屿特立尼达,他的祖父是英属印度的契约劳工,属婆罗门种姓。印度人在世界上向来以遵循本国文化而出名,但奈保尔的父亲西帕萨德却对宗教敬谢不敏,喜欢英国文学,并终生怀抱作家梦。奈保尔童年时,父亲常常会给他读自己特别喜欢的英国文学作品片段。比如莎士比亚的《尤利西斯·凯撒》,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一边朗读,一边讲解。在父亲的影响下,奈保尔从小就对英国文化充满向往。

1939年,奈保尔一家人搬到了首都西班牙港。

1950年,奈保尔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修习英国文学。毕业后定居伦敦为自由撰稿人,曾为BBC做“西印度之声”广播员并为《新政治家》杂志做书评。

1955年,奈保尔在英国结婚并定居。婚后,在妻子的鼓励下,他开始文学创作。

1957年,奈保尔发表第一部作品《神秘的按摩师》。之后陆续出版《埃尔韦拉的选举权》、《米格尔街》。1962年,奈保尔因《米格尔街》获得毛姆奖。

1964年,奈保尔出版印度三部曲之一的《幽黯的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1965年奈保尔首次造访非洲,之后写就了两部以非洲为题材的重要小说,《自由国度》和《大河湾》,并留下了两篇随笔,收录于《我们的普世文明》,其中《大河湾》是以刚果的真实历史为背景的作品。

《大河湾》

1971年,奈保尔因《自由国度》获得布克奖。

1977年,奈保尔完成印度三部曲之二的《印度:受伤的文明》。

1979年年中,奈保尔取道亚洲大陆,以七个月的时间展开了一趟伊斯兰国家之旅。而后花了10个月的时间,奈保尔写出了游记《信徒的国度》。

1990年,奈保尔被英国女王授封为爵士。同年完成印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1993年,奈保尔获得英国大卫·柯恩文学奖。

2001年,奈保尔获得瑞典文学院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

2004年,完成小说《魔种》之后,奈保尔宣布封笔。

2009年,奈保尔从非洲的中心乌干达出发,先后经过加纳、尼日利亚、象牙海岸、加蓬,最后到达南非,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旅行,并根据旅途中的观察写出了《非洲的假面具》一书。

2018年8月11日,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去世,享年85岁。

- No. -

03

创作特点

主题

奈保尔本人是出生在后殖民社会、定居于英国的印度裔作家,以他的边缘身份只能去融入西方主流社会,而不是去投入第三世界。他的作品多是以亚、非、拉美等第三世界社会为题材,表达他自己的看法。在小说的写作中,奈保尔是两种作家的合体,一只手深入第三世界的广阔疆土,另一只手缩回到帝国旧日的腹地,逆写帝国。

奈保尔有三种类型的写作,一种是带有追忆往事属性的小说《米格尔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通灵按摩师》等有毛姆的遗风,《浮生》甚至直接写毛姆的经历,这些小说都以故国为主要故事发生地,有头有尾,故事的走向跟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他在复原一个幻想中的家园世界,在幻想中他好像依然生活在他们中间,在幻想中那些地方是万物的起源,经典如《米格尔街》正是这个家园的雏形。及至《通灵按摩师》已经开始出现另外的特质,奈保尔的诙谐、机警、荒诞的标志性风格已经形成。

《通灵按摩师》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另一种是游记,奈保尔有很多机会到英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第三世界去游历,1961年受到特立尼达政府资助,第一次去加勒比海地区前西班牙殖民地游历,开启了他的另一种写作方式,正是在经历了多年辛苦写作之后,才终于像普鲁斯特那样明白,他一直都是知道真正题材的,而他的题材就是他自己。从印度、非洲、加勒比海岸到马来西亚,作为一个殖民地人,行走在新大陆上,让奈保尔获得了一次重新观看成长之地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游历都是他特立尼达故事的另一种延续。

游记

更为重要的一种类型是奈保尔所衷爱的半自传体写作。在这些小说中读者很难厘清奈保尔与小说中“我”的区别,这也是奈保尔对英语文学的主要贡献,历史报道和社会分析以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和旅行回忆录的方式流出。

《抵达之谜》中,作家以铸币工艺般的笔法讲述了乡间的“故事”和乡村衰败的景象,真切地展现了“日不落帝国”向“日落帝国”蜕变的过程和后果,并且把自我身世的迷茫和寻找嵌入这个乡间场景中。作家不断重复自己身为英国乡间的陌生人,有着陌生者的神经,又有着语言、语言史和写作方面的知识,但他能够在看到的东西中发现一种特殊的过去。绝望与无法完整表达的宿命,让如何书写变得无比重要,于是书写对奈保尔来说是一种躲藏,似乎在被看见的同时去躲藏。

奈保尔不仅具有一个伟大作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描述能力,更有着复杂身份带给他的“局外人”视角。

(0)

相关推荐

  • V. S. 奈保尔《半生》,跨越三大洲的人生

    "半生"无疑是一个大题目,足以编成一部巨著了吧,但二〇〇一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 S. 奈保尔(一九三二-二〇一八)的这部命名为<半生>的长篇小说的篇幅并不算长.(当然 ...

  • 读书 | 和毛姆有关

    "读书是一种乐趣,是人生所能给予的最大乐趣之一." --毛姆 觅食的喜鹊扑啦啦地闯入一楼的小田地.春初种下的油菜籽此时结了苞,开出黄色小花.修剪冬青落下的枝叶还留在田边.两棵花期尽 ...

  • 读书 | 半生归来,不再少年

    在夜晚的睡前时光里,读完了这本书的第一遍.前后差不多三星期到一个月时间.一本十三多万字的小说原本不需如此长的时间阅读,但--其中过程可说一波三折吧. 对一本书的阅读记忆既包含它本身内容带来的印象图画, ...

  • 奈保尔:写作没有神童可言,作家需要一生来处理他的原始经验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8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裔英国作家维·苏·奈保尔逝世,享年85岁.V·S·奈保尔(1932-)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祖父1880年作为契约劳工 ...

  • 今日分享|用人生写作的人

    John Maxwell Coetzee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精准地刻画了拉开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 生平简介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1940年2月9日出生于南非开普敦市,兼具德国和 ...

  • 今日分享|一位写作天赋让职业作家羞愧的兽医

    前段时间小编新入了一套"万物"系列的书,被书的封面吸引,被里面的故事逗笑,最后看了作者介绍,被他的兽医身份圈粉,妥妥的"始于颜值,陷于才华". 这套书虽然还没有 ...

  • 写作没有神童可言

    奈保尔 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 50年代开始写作,著有<米格尔街>.<斯通先生与骑士伙伴> ...

  • 今日分享|他说过,写作其实是一种冒险

    2008 07/25 -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 标志文学新开端的作家, 作品有诗意的创新, 感性的痴迷, 对文明主宰下的人性求索 1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2 人物经历 1940年4月13日 ...

  • 今日分享|茅盾文学奖书单(上)

    茅盾文学奖书单(上) 这周,我们就要和大家分享书单了,先来列举几个茅盾文学奖的"之最": 最年轻获奖者:1982年古华(40岁) 最年老获奖者:2019年徐怀中(90岁) 获奖次数 ...

  • 今日分享|茅盾文学奖书单(中)

    茅盾文学奖书单 (中) 2021.5.9 周日 母亲节 首先祝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书单哦~ 第七届获奖篇目 (2003年-2006年) <秦腔>(贾平凹) <额尔古 ...

  • 今日分享尖子生的学习笔记初中数学第一章《...

    今日分享 尖子生的学习笔记 初中数学第一章<有理数>

  • 家家有本书|武中有文价值高 琴棋书画皆有道,分享金庸写作之道

    欢迎各位继续锁定<1027升学会>节目,今天的"家家有本书"环节 我们会开启一个新的篇章 一起来,品金庸!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先生的14字作品对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