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英雄儿好汉,一代更比一代强!(两宋繁华往事192)
相关推荐
-
漫谈鲜为人知的宋朝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古代帝王为表彰有功之臣,将就功臣图形留名.如西汉宣帝钦定".麒麟阁十一功臣,"东汉明帝钦定"云台二十八将",唐朝太宗钦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
历史教训,国家富而不强,就是待宰肥羊!(两宋繁华往事191)
如果有错,那就是时代之错. 毕竟,历史经常会惩罚两种人,走到时代前面的人和丢在时代后面的人.宋人,太超前了. 千年前,北宋帝国,靠着制度上.国家治理上的优越性,文化灿烂.繁荣锦绣,鹤立鸡群于东亚乃至世 ...
-
李继迁既吃大宋,又拿大辽,西夏越来越强!(两宋繁华往事221)
看看天下大势,辽.宋两强并立天下. 自北汉被灭后,党项领地就已经与辽接壤.这些年来,两家虽有交往,但官方交流并不多.如今,大宋已有吞并党项之势,李继迁自然得求契丹人帮忙了. 派出使者之后,李继迁和张浦 ...
-
金匮之盟,最好的解释是杜太后的母亲情怀。(两宋繁华往事150)
杜太后,生于唐末,历经五代,直至北宋建国.60岁的人生,一个甲子而已,却经过了七个朝代.如此乱世,会赋予人怎样的思考?至少,会迥异于四海升平之世. 北宋初立,所占不过中原之地,南方割据称雄.北方契丹虎 ...
-
皇宫是个寡情地,缺少母慈子孝、兄友弟恭。(两宋繁华往事149)
可惜,皇宫是个寡情的地方. 皇宫内,母慈子孝.兄友弟恭,从来都是稀缺品. 在赵匡胤化家为国的时候,有些东西就永远失去了.老太太为这家操劳了一辈子,家一下子变成国了,她能习惯吗?后世,很多人说杜太后有大 ...
-
赵太后临终遗旨,改变了赵光义和大宋朝。(两宋繁华往事148)
丈夫去世,儿子称帝,大悲大喜. 悲喜之间,似乎耗尽了四娘子的心血,她的人生走到了终点.不过,她人生最后的决定,再次改变了历史. 赵匡胤登基次年,杜太后病危. 赵匡胤.赵光义跪在榻前,兄弟俩泪如雨下.太 ...
-
胜者为王,胜利者的传说都是杜撰的多!(两宋繁华往事147)
赵匡胤称帝,国号大宋,是为宋太祖. 赵弘殷,被追封为大宋宣祖.杜四娘子,成了大宋太后. 再回头想想,那四十多年前的大雪,看门的门房,杜庄主.那时的他们,会想到多年后的事吗?眼光独到的杜庄主,即便有千条 ...
-
知子莫若母,赵匡胤黄袍加身,赵母不意外。(两宋繁华往事146)
岁月如梭. 当四娘子年近花甲,她的人生,再次迎来巨变. 公元956年,相伴40年的丈夫赵弘殷去世.终年58岁.年少时,正厅门后短短的凝视,约定了一生的缘分.40年来,身处乱世.飘若浮萍,相濡以沫.不离 ...
-
乱世,是掌权者的天堂,更是百姓的地狱!(两宋繁华往事145)
五代,百姓的乱世,武人的舞台. 18岁的赵弘殷,横刀立马,用刀.用剑,用命去拼杀.15岁的四娘子,紧紧地跟在丈夫后面,风雨飘摇.颠沛流离,努力照看和经营着他们的小家. 一个刀口舔血.一个含辛茹苦. 1 ...
-
一个女人的决定,竟改变后续千年的历史。(两宋繁华往事144)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父亲的决定,让四娘子的母亲几乎泪崩.女儿自出生,就生活在杜家庄,从未离开父母半步.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生逢乱世,短短几日,就将女儿嫁给素昧平生的人,做母亲的能不心疼吗?四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