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训,国家富而不强,就是待宰肥羊!(两宋繁华往事191)
相关推荐
-
我来说说跟中国对抗的后果
其实自古以来,跟中国斗的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极少有例外.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跟中原王朝打秋风,往往最终结局都是被干掉.我们历史上学过的一些民族,本来是一世之雄,后来都没了. 匈奴人,在先秦两汉时代是中原 ...
-
“周监于三代,郁郁乎文哉”,一本书厘清三百年西周史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周王朝,尤其是西周时代留下的笔墨相较于其他朝代来说,实在寥寥可数,实际上,西周对于了解历史和文明发展,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西周三百年>正是将注意力集中 ...
-
互联网书摘: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书摘:大数据时代
-
文明的衰落——汤因比《历史研究》
图片发自简书App 汤因比一上来,就把文明衰弱的本质概括为三点: 少数创造性群体,丧失了创造能力,大多数人不再进行相应的模仿,随后整个社会出现分裂. 什么意思呢? 创造始终只是少部分人的专利,大部分人 ...
-
大清亡了100多年,为什么曾经的附庸国却能屹立不倒
诗语有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史的变荡在野草和夕阳的影子中拉扯的更为明显,随着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离去. 百年间的历史兴衰映照着一个 ...
-
大人物被历史铭记,更多是他的社会责任感!(两宋繁华往事189)
正是靠着过人的智慧和刻意的低调,曹彬作为前朝的皇亲国戚,成功地过渡到新朝的核心层.他不仅手握重兵.战功赫赫,还非常罕见地得到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天子的信任,长期担任枢密使,也就是最高军事长官.作为武 ...
-
一个女人的决定,竟改变后续千年的历史。(两宋繁华往事144)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父亲的决定,让四娘子的母亲几乎泪崩.女儿自出生,就生活在杜家庄,从未离开父母半步.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生逢乱世,短短几日,就将女儿嫁给素昧平生的人,做母亲的能不心疼吗?四娘 ...
-
宋之前五代十国,堪称中国历史最乱的时期。(两宋繁华往事142)
先从杜太后说起. 她是北宋皇宫里,女人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她是赵匡胤的母亲.也是赵光义的母亲. 她的两个儿子,是大宋开国者和奠基人.她的子孙,主宰了两宋300年,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 杜太后生 ...
-
大太监王继恩,差点第二次改变大宋的历史。(两宋繁华往事160)
赵光义的后两位皇后,都姓李.所不同的是,一个生前就是李皇后,一个生前只是李贤妃. 太宗继位后,整日费尽心机,所为不过两件事.一是自己坐稳江山,一是把江山传给子孙.在德昭.德芳,廷美死后,皇位早已坐稳, ...
-
往前半步,刘娥历史上留下的是另一个形象。(两宋繁华往事179)
刘娥,距离昔日的武则天,不过半步而已. 据说,她曾经在朝堂上,公然问起武后之事.朝臣默然.有人壮着胆子回答,武则天,唐之罪人,几乎毁掉大唐江山.刘娥听后,沉默不语. 即便丁谓不在了,但朝堂之上,永远不 ...
-
老子英雄儿好汉,一代更比一代强!(两宋繁华往事192)
据说,曹彬临终前,宋真宗问他谁堪大任,曹彬推荐了儿子曹璨.曹玮.举贤不避亲,真是光明磊落之人.而他举荐的两个儿子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单说曹玮. 曹彬第四子,沉勇有谋,喜读书,加上自幼随父亲征战四方, ...
-
弱国无外交,国家地位是打出来的!(两宋繁华往事215)
果然,岐王和晋王的联军,虽然将夏州城围的水泄不通,但却也对这座坚城无计可施.加之,李仁福带领的党项将士,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战局陷入了胶着. 随着,后梁援军到来,围城月余的联军主动撤退,夏州转危为安. ...
-
李继迁既吃大宋,又拿大辽,西夏越来越强!(两宋繁华往事221)
看看天下大势,辽.宋两强并立天下. 自北汉被灭后,党项领地就已经与辽接壤.这些年来,两家虽有交往,但官方交流并不多.如今,大宋已有吞并党项之势,李继迁自然得求契丹人帮忙了. 派出使者之后,李继迁和张浦 ...
-
时势造英雄,是李继迁让西夏登上历史舞台。(两宋繁华往事228)
从二十岁起兵,到四十二岁战死.李继迁战斗了22年. 无论后世,给予怎样的评价,他是党项人的英雄,这点毋庸置疑.对于党项民族,他有再造之功.对于西夏帝业,则有奠基之功.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李继迁,后面近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