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被历史铭记,更多是他的社会责任感!(两宋繁华往事189)
相关推荐
-
杨徳华 | 论忽必烈征大理
1253年,忽必烈率领蒙古军队攻灭大理国,是继灭西辽.西夏.金.吐蕃等政权之后的又一壮举.这次军事行动无论在蒙古史上.元朝史上,还是在云南地方史上都是一个重大事件,值得很好研究.关于这个问题,学界前辈 ...
-
纠错樊登(17)忽必烈的汉化程度其实是最低的 #蒙古历史
纠错樊登(17)忽必烈的汉化程度其实是最低的 #蒙古历史
-
牢记历史,祖国生日快乐,繁荣昌盛!(两宋繁华往事89)
感慨之余. 我们再看看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萧宫女的版本. 萧宫女,自幼生的国色天色.肤如凝脂.艳若桃花.无奈家道中落,虽然进了皇宫,也只能是最低级的宫女.几乎同时,萧菩萨哥,也进了皇宫,被封为妃.她们 ...
-
一个女人的决定,竟改变后续千年的历史。(两宋繁华往事144)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父亲的决定,让四娘子的母亲几乎泪崩.女儿自出生,就生活在杜家庄,从未离开父母半步.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生逢乱世,短短几日,就将女儿嫁给素昧平生的人,做母亲的能不心疼吗?四娘 ...
-
宋之前五代十国,堪称中国历史最乱的时期。(两宋繁华往事142)
先从杜太后说起. 她是北宋皇宫里,女人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她是赵匡胤的母亲.也是赵光义的母亲. 她的两个儿子,是大宋开国者和奠基人.她的子孙,主宰了两宋300年,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 杜太后生 ...
-
大太监王继恩,差点第二次改变大宋的历史。(两宋繁华往事160)
赵光义的后两位皇后,都姓李.所不同的是,一个生前就是李皇后,一个生前只是李贤妃. 太宗继位后,整日费尽心机,所为不过两件事.一是自己坐稳江山,一是把江山传给子孙.在德昭.德芳,廷美死后,皇位早已坐稳, ...
-
往前半步,刘娥历史上留下的是另一个形象。(两宋繁华往事179)
刘娥,距离昔日的武则天,不过半步而已. 据说,她曾经在朝堂上,公然问起武后之事.朝臣默然.有人壮着胆子回答,武则天,唐之罪人,几乎毁掉大唐江山.刘娥听后,沉默不语. 即便丁谓不在了,但朝堂之上,永远不 ...
-
历史教训,国家富而不强,就是待宰肥羊!(两宋繁华往事191)
如果有错,那就是时代之错. 毕竟,历史经常会惩罚两种人,走到时代前面的人和丢在时代后面的人.宋人,太超前了. 千年前,北宋帝国,靠着制度上.国家治理上的优越性,文化灿烂.繁荣锦绣,鹤立鸡群于东亚乃至世 ...
-
时势造英雄,是李继迁让西夏登上历史舞台。(两宋繁华往事228)
从二十岁起兵,到四十二岁战死.李继迁战斗了22年. 无论后世,给予怎样的评价,他是党项人的英雄,这点毋庸置疑.对于党项民族,他有再造之功.对于西夏帝业,则有奠基之功.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李继迁,后面近3 ...
-
历史是胜利者的笔记,爱怎么写都随自己的意!(两宋繁华往事96)
他在积蓄能量,也在寻找帮手.弟弟重元,被选中了. 如果重元是兴宗的盟友,那他当晚的举动,就合乎逻辑了.甚至,母亲和舅舅们有没有那样的阴谋,都是存疑的.不管怎样,兴宗抓住了机会,将母亲圈禁.舅舅们罢官. ...
-
萧太后对辽的改革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影响?(两宋繁华往事77)
牵手的双方,都带着满满的诚意. 有投入,就有收获. 韩德让的投入是,全力保护太后.皇帝安全,为契丹浴血奋战,对朝政兢兢业业,保着大辽江山. 萧太后的回报是,在辽国推动深层次的汉化改革. 比如,同罪同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