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总还重言传——《论语》悟读【29】

(0)

相关推荐

  • 论语:好勇疾贫(8-10)

    民众如果长期居于穷困地位,必定心生不安,还会犯上作乱.但是,对于那些不仁之人,不能逼迫得太过厉害,不然也会生乱.这都将影响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 ...

  • 素说《论语》:里仁篇(二十四)

    一原文里仁第四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试解]孔老师说:"君子的涵养和能力,不是通过夸夸其谈表现出来的,也不是过分谨慎,缩手缩脚,什么都不敢做就能获得的 ...

  • 《论语》导读之433:孔子论述“九思”,...

    <论语>导读之433:孔子论述"九思",从人的言行举止各个方面系统而具体地提岀了君子的道德规范. <季氏>(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 ...

  • 素说论语:学而篇(03)

    学而第一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试译]孔老师说:"说着迎合别人心意的话,装出讨人欢喜的神色,这种人的仁德仅仅是外表装装样子的,而内心的仁德是很少的.& ...

  • 修身习艺还重德——《论语》悟读【262】

    度人先度己,修身先修德. <论语>第十一篇第十四章 : [原文]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 言行须重信和慎——《论语》悟读【346】

    言行须重信慎,修心谨记平与和.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十章: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zuò,惭愧),则为之也难." [译文] 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他实践起来一定很困 ...

  • 先之劳之还无倦——《论语》悟读【298】

    事业由凡始,道德在躬行. <论语>第十三篇第一章: [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译文] 子路问为政之道.孔子说 ...

  • 重其任亦重其死——《论语》悟读【270】

    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 <论语>第十一篇第二十二章: [原文]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译文] 孔子被 ...

  • 重人轻物圣贤道——《论语》悟读【244】

    重人轻物,圣贤之道. <论语>第十篇第十二章: [原文] 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 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到人了吗?&qu ...

  • 不惑不忧还不惧——《论语》悟读【230】

    休言风雨无情物, 且看松竹百炼身. <论语>第九篇第二十八章: [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 ...

  • 内重而见外之轻——《论语》悟读【199】

    圣人之德,巍巍其高. <论语>第八篇第十八章: [原文]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yù)焉. [译文]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禹拥有天下,却不参与其 ...

  • 惜身其实重孝道——《论语》悟读【184】

    战战兢兢惜自身,如履薄冰尽孝道. <论语>第八篇第三章: [原文]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门人弟子)曰:"启(掀开)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 ...

  • 尊师重教还须礼——《论语》悟读【151】

    求学问道重在诚,尊师重教还须礼. <论语>第七篇第七章: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凡是自己主动给我送上点见面薄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