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风格佛教造像的台座特征
相关推荐
-
中国历代佛像2
弥勒佛像 元 通高 52厘米 铜质此尊造像结说法印赤足站在莲座上,宝冠细碎精致,其上散落着小粒的绿松石,头光的婆金效果略暗.通体婆金,金色醇厚饱满.身体略微左倾,有两枝粗茎莲花对称从莲座升至脸颊两侧的 ...
-
8世纪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在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佛造像展,看8世纪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佛像身穿通肩大衣,全身布满U形衣纹,这是从健陀罗写实性衣褶演变而来.方形台座两侧各有一蹲狮,亦源于健陀罗台座.自6世纪起,斯瓦特地区的佛造像吸 ...
-
一篇文章帮你读懂:中国各个时期的佛像特征!
佛像的时代特征 众所周知,佛像早在东汉时期就流入中国,然而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铜佛要数五胡十六国时期赵建武四年(338)的一尊铜佛.笔者在这里同 大家一起分享一点关于十六国时期的佛造像的典型特征. 在佛教 ...
-
帕拉与藏帕风格佛教造像的对比
编辑几张近似题材帕拉风格原产造像与藏帕风格造像图片,通过对比,原产帕拉造像与藏帕风格造像,在尺寸,面容,造型细节等工艺处理方面还是区别明显.虽然造像面形保留了明显的帕拉造像风格,但比较原产于帕拉王朝的 ...
-
佛造像艺术:11-12世纪晚期帕拉风格铜质造像。
晚期帕拉风格铜质造像以密教的菩萨,度母,本尊像最有特征: 通常头顶圆柱状发髻冠,边沿饰三花冠,耳际处横出典型的帕拉式扇形冠结,有的宝缯垂至肩部,有的呈U形自然上扬.脖上挂项圈,左肩斜披圣带,两臂有 ...
-
尼藏风格佛教造像
后弘期之初,由于政治上的分疆割据和宗教上的流派纷呈,藏传佛教造像艺术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十一.十二世纪的西藏作品,用料以黄铜为主,极少镀金,工艺技巧主要仿克什米尔.帕拉艺术形式,同时也有部分仿 ...
-
佛造像艺术:11-13世纪的大尺寸帕拉风格造像
对于西藏来说,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它的输入与西藏的赞普松赞干布相关.当时松赞干布为求政权稳定,积极与邻国联姻,在迎娶文成公主之前,已经与尼泊尔尺尊公主联姻.文成公主与尺尊公主各 ...
-
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十四)——补了又补——保利艺术博物馆藏青州风格造像之三
圆雕菩萨造像 菩薩立像 北魏晚期至東魏(公元494~550年) 貼金彩繪菩薩立像 北魏晚期至東魏(公元494~550年) 菩薩立像 東魏(公元534-550) 菩薩立像 北齊至隋(公元550~617年 ...
-
克什米尔地区佛像 影响中国西藏佛教造像风格的杰作
2016-11-04 | 文/佚名 | 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 克什米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 中国古文献曾称为迦湿弥罗.罽宾等.这里是古犍陀罗的一部分,曾是西北印度的佛教中心.该地区造像源于犍陀罗艺 ...
-
【鉴赏】稀见佛教造像(二)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世纪 巴基斯坦(Pakistan) <佛母夢象受胎> 片岩Schist 规格: 16.5 x 19.4 cm 二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后叫摩耶.一日摩耶夫 ...
-
【鉴赏】稀见佛教造像(一)
规格:32 x 24 x 13 cm 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收藏 这尊金铜燃肩释迦牟尼佛坐像是在中国河北石家庄所发现的,被公认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约当公元350年前后),在中国新疆西域地区所造,由西域僧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呼唤“佛教造像学”
▲ 呼唤"佛教造像学" --序<石胎灵躯> 拿到天津美术学院黄文智博士<石胎灵躯>的书稿,我第一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