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鼻皮肤干燥、眼干涩、发热疲劳……90%的人竟都用错药了!

干燥综合征,也叫做干燥病,常见于40-50岁左右的中年绝经女性。表现为口鼻干燥,唾液分泌不足,眼干涩痛、异物感,发热疲劳,皮肤干燥以及肌肉、关节疼痛,干咳,腹泻,贫血等症状,要根据具体类型用药。

01

湿热蕴阻证

主要表现为涎腺肿大,口眼干燥,口苦口臭,口中黏腻不适,口角有白色分泌物,可伴有胸闷腹胀,尿痛难解,或有低热,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

常用药物有龙胆泻肝丸,化湿清热,其他药物有羚羊清肺胶囊、胃舒片等,清泻肺热或清泻肝胆火热,此类药物药性多寒凉,不宜过量服用或久服,且孕妇、脾胃虚弱及有胃寒者慎用。

02

气阴两虚证

主要表现为病程长,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双目干涩,视物模糊,口干唇燥,咽干少津,五心烦热,形体干瘦,牙齿色枯欠润,皮肤干燥发痒,关节酸痛,大便秘结,阴门干涩,舌质红边有齿痕,苔少或无苔,脉虚细且数。
宜采用益气养阴、凉血润燥药物,常用药物有生脉饮,益气复脉,养阴生津,麦冬滋阴,五味子敛阴,党参质地平和,不易上火,三味药搭配效果很好,其他药物还有养阴清肺丸等。

03

阴虚燥热证

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渴不欲饮或饮不解渴,低热,涎腺肿大,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头晕失眠,或有干咳或痰黏不易咳出,舌质红,苔薄而干,或少苔,脉细数。
可推荐玄麦甘桔颗粒,主要成分为玄参、麦冬、甘草、桔梗等,养阴清热、生津润燥,缓解虚火上浮。年老体弱、脾虚便溏以及慢性病患者慎用。

04

毒热阴虚证

主要表现为目赤,口干喜饮,唇焦燥渴,关节、肌肉酸痛,毛发干燥、稀少而脆、易落,兼身热恶风,偶有壮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宜采用清营解毒、养阴润燥药物,比如琼玉膏,滋阴润肺,补虚健脾,缓解口干舌燥,感冒和脾虚患者慎用。

05

痰瘀壅滞证

主要表现为口鼻干燥,颈项处可触及大小不等的痰核,腮部肿硬,关节、肌肉酸痛,肢端冰冷,色泽紫暗而失红,苔少,脉细涩。
可选用复方丹参胶囊,成分为丹参、三七、冰片等,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药物。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1.适当饮水。通过少量多次饮水润湿口腔,切忌频繁饮水,减少口腔黏液膜。
2.避免口腔干燥。尽量少摄入咖啡、酒精、烟草等容易引起口干的物质。
3.避免干燥环境。比如空调房、室外大风天等环境,可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
4.调整呼吸。保持鼻道通畅,以避免张口呼吸。
5.使用人工唾液。其黏性、润滑作用强于水,可作为日常补充。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