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火热的星球丨谨以本文向所有打工仔致敬!

注:本文截图均截取自纪录片《水深火热的星球》;(来源:腾讯视频)

在这个小球上,漂泊着那么一群人。

他(她)们生活在最热、最冷、最高、最深、最潮湿、最雾霾、最透明、最孤独、最悄无声息,最无人问津的都市丛林里,没有尊严与荣耀可讲,也没有热爱和希望可言。

每一天都有人消失,又有人卷入。每一秒都有人挣扎,也有人迷茫。他(她)们的名字,叫打工仔。具体比如保安。

在这个时代的每一座都市丛林里,保安,几乎都是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

小到16岁,大到60岁,只要是个活人,都可以干。穿上作战靴,套上工作服,往那儿一站,模糊掉人或生命,日复一日零售自己生命的朝阳就妥了。

他(她)们是那么的必须有,又是那么的无所谓有没有。他(她)们像日月星辰一样24小时开机持续运行,又像“青草池塘处处蛙”一样年复一年自生自灭自求多福。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花了好多好多好多银子,历时数年途经多地制作了纪录片《水深火热的星球》,豆瓣评分高达9.4分,有人大呼疗愈,深邃,惊悚,过瘾,残酷!

笔者其实还见过更疗愈更深邃更惊悚更过瘾更残酷的。他(她)们不在伊拉克,不在阿富汗,也不在南北极。

他(她)们就在你身边。他(她)们就是那些天天给你敬礼、问好、开门和提拿东西而你未必正眼看过他(她)们一眼的保安的日常。

其实早在他(她)们“选择”(好像他(她)们有得选似的。)做保安的那一刻之前,水深火热的生存之战就已经开始了。就像浊浪滔滔的江河一样,经年累月绵延不绝。

千疮百孔,身心疲惫,日渐粗钝,焦虑彷徨,可有可无,自告奋勇拱手献祭自己的时间和命。这只不过是保安生活的一点点常情。身为保安,隐情也是常情。

- 01 -

“低门槛”的意思,就是用命换钱

2019年4月28日。上午11:30。昆明。风和日丽。

“师兄!你们小区还需要保安吗?”笔者在昆明某知名物业公司小区门口客客气气问一个少年。十七八岁的样子,眼神清澈,人也机灵,脸上是诚恳的笑。

“要啊。我领你去吧。”少年跟同事简单招呼了一声,就带着笔者去到他们的小区监控室。

闲聊寒暄了几句,他介绍说自己是楚雄人,刚上班没几天。

笔者问起关于“打算”。少年有些恍惚,“你是说打工吗?”

打算,对于大多数保安来说,“人算不如天算”,那都是意义不大不值半毛钱的吹牛逼。

他(她)们无暇冥想将来。一天12小时站在那里感受着都市人的匆忙与傲娇,就像看色情电影一样,他(她)们窃窃私语的内容无外乎是谁家更有钱,哪个姑娘更漂亮,这是他(她)们唯一的风景,也是他(她)们有且仅有的生活。

他(她)们也是一道别人见如不见的风景,但是他(她)们未必意识到自己是否真正了解生活。

雄鹰的每一次起飞,不是抒情,不是瑜伽,也不是表演,而是讨生活。

凡是在悬崖峭壁上搏命的生物,都须得承担自食其力的风险。一翅膀一翅膀扑腾下去,不过是“月薪2800-3200块,供吃供住,月休两天,日工作时间12小时”而已。

挑三拣四讨价还价实在了无意义。“爱干不干”,铁打的楼盘流水的保安,人家并不担心是否还有更彷徨更无助更急不可耐的“雄鹰”问上门来。就算60岁,没病就好。

每一座小小的城,都有无数成千上万的小小的人。他(她)们的名字,就叫保安。

没有人会在意他(她)们曾经摩拳擦掌朝气磅礴的生命,曾有过什么样的苦难与“雪崩”。总之,“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喽!Lower的人生,哪有理由?

“没理由”的意思,不等于不存在。只是说,他(她)们需要保持沉默,先活下来。

一个保安领班跟我说,“我78年的,今年五一刚好41岁。婚姻离异后带着15岁的儿子来昆明,他跑去做快递。我不会骑车,就跑来做保安了。活计倒也不怎么累,就是时间长一点。慢慢就习惯了。一眨眼功夫,就是两年。儿子都17岁了。工资还行,比我高多了,差不多两倍。”他微笑着,疲惫里带着些许安慰。“哎呀!走一步是一步哪。懒得去想。想也白想。累。”

“你有机会见到公司总经理吗?”笔者问。

“只见过照片,没见过本人。我们这种岗位,天天在小区守着,见不到。片区大队长都难得一见,一年总共也见不到几回。大家都是各忙各的。”

“平时有什么培训吗?”

“有啊。主要还是军事体能训练,队列动作和交接班什么的。公司是半军事化管理。日常工作都是自己一边干一边慢慢琢磨。”他说。

笔者跟着领班去往宿舍。偌大一个房间,一本书没有,到处是空床。一个50来岁左右的“巡逻岗”一脸疲惫地坐在凳子上,温情脉脉抱着一根水烟筒在拼命吸。看得出来,对于他而言,水烟筒好像比领班还要亲切。或许,那才是他漂泊异乡的真爱吧。

“巡逻岗”走了以后。笔者在宿舍问到领班关于公司的晋升机制,明显感觉他似乎对“晋升机制”一词很诧异。“我是说,有什么发展空间,或者直接说,下一步的出路。”笔者解释说。领班一边摇头一边笑着说,“哪有那么容易呀?”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难道也算“非分之想”吗?

一颗种子刚刚从土壤里探出来头的时候,嫩嫩的,绿绿的,弱弱的,除了它自己,谁也不晓得它会长成什么样。

就算已经41岁,那又怎样?

不过呢,这或许只是笔者一厢情愿的想法。一个旁观者,总难免自以为是。不砸进去第一线深入体会,所谓“共情”,不过是表情生动抒情或哲学。

保安也是人啊。就像格陵兰岛的“白颊黑雁”一样,他(她)们或许也有孩子。一个?两个?三个?又或许,他(她)们还是无数留守老人的孩子。30岁?40岁?50岁?就算上有老,下有小,他(她)们依然是个孩子。

孩子住哪里?在哪里上学?他(她)们怎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何以学?这些“无聊”的问题对一名保安而言,会不会显得过于矫情?据说,他(她)们决不能“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当中去”,要学会多为公司着想。

至于谁来陪孩子?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长大?长大以后干什么?……这些都是私事。公司不是难民营,不是收容所,更不是福利院,公司也要在水深火热之中活下去。而且,公司的老板又何尝不是打工仔?

一家公司,一个打工仔,具体到一名保安,他(她)们正在或即将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风险?这是由脑袋在决定?还是由时代去决定?

公司。打工仔。保安。还有保安们的孩子,他(她)们有多少时间去思考时代,觉察命运?

时代与脑袋。公司与打工仔。收割与被收割。爱与被爱。思考与懵逼。谁比谁更幸运?

莫非“低门槛”的意思,就是用命来换钱?苟且偷生活下来,真就是人类最大的胜利吗?

- 02 -

哪里有收入,哪里就有“亡命徒”

“打工仔”这种生物的历史,据说始于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初,对赌天对赌地对赌房对赌车对赌江山,满打满算,不到50年!

或许不会有人觉得打工仔都像“雪豹”。尤其保安,就更“雪豹”不起来了。

在印度喜马拉雅山脉,庞大凶猛的雪豹也会为了果腹,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为了吃上一顿饱饭,它也不得不在200平方公里的“领地”来回巡视。

方圆200平方公里的“领地”,那是雪豹混饭吃的厨房。此起彼伏林立高耸的大厦,那是保安混饭吃的食堂。

很遗憾。山坡寸草不生,干旱荒芜,鲜有猎物。就像广大的中国农村一样,一家老少苦生苦死一整年,还不够听某某某一场演唱会。

就像雪豹。花上一周时间,才能吃上一顿饱饭,几乎每天都挣扎着活在饿死的边缘线。放眼一望,地势险峻,风险极大。然而一旦饿到极点,再大的险也得冒。

就像人类生活在这个地平线上。哪里有收入,哪里就有“亡命徒”。

往往要砸进去生命,才能气喘吁吁饱餐一顿!

代价也是巨大的。心脏搭桥。胃癌晚期。断手断脚。锒铛入狱。家破人亡。英年早逝。遁入空门……字面意思,很好理解。

喜马拉雅。仅仅3天!受伤的雪豹重整旗鼓,再次捕食。打工仔也都慢慢地,慢慢地可以找到去往更便宜的医院和药房的路。(如果有的话。)

对于每天要飞160公里寻找食物的金雕来说:爱与分享,绝不在它们的字典里。

不择手段抢到食物活下去,才是它的生存信条。像不像职场?职场就是生存场。

生存场有安全的摇篮吗?有“恩宠”吗?有“妈宝”吗?有“套路”和“黑洞”吗?有“伞”和“坑”吗……

就像这个城,窗里窗外,都是完美的狩猎场。

人们在一个又一个命悬一线的地方,柳暗花明,绝地逢生。不晓得天下的打工仔是真的富足了?还是更贫穷了?

- 03 -

对普通打工仔而言,“爱”谁都是一场血腥的博弈

海洋宽广深邃,热闹繁华,对“单身狗”来说,却可能充满孤独。

寻找配偶,对一些生物来说,或许都是世纪难题。就算它是一只海龟。独自在外漂泊30年,也可能从未见过一次“爱情”。

回老家“相亲”?这条“脱单”之路异常艰难。还有体能更好颜值更高更加善解人意也更加剑拔弩张的“三哥”和“三姐”!

相比雄性海龟的皮肉伤,雌性海龟的处境则凶险得多。“水交”可没想象中那么浪漫!雄性的激烈追求,让雌龟的耗氧量飞速飙升。这种应激状态,只需短短几分钟,就可能让雌性缺氧而死。

海龟的“亲密关系”也跟天下的打工仔一样,怎一个“难”字了得!

当雌海龟浮上海面深呼吸的那一瞬间,你可曾知道,好不容易风风火火爱一把,自己已经和死神擦肩而过了好几回?

或许,对普通打工仔而言,“爱”谁都是一场又一场血腥的博弈。

- 04 -

生而为人的最高筹码,莫非仅剩下疯狂透支意志力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动物们难有藏身之处。许多新生的羚羊,出生不到一小时,就可能成为猎豹的食物。

一只小羚羊。刚试图装逼,就遭遇了猎豹一击致命。像不像打工仔们初入职场一脚踏进江湖的样子?

旱季到了,逐渐枯萎的草,已经无法提供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特别是大象这种庞然大物。它们吃不饱,只能踏上旅程,寻找合适的草地。行进的过程中,它们会经过大型捕食者狮子的领地。狮子不会攻击体积庞大的成年象,它们专挑落单的小象下手。两只母狮围攻一头小象,它几番挣扎,还是倒下了。

就像打工仔下岗一样。就像各大公司疯狂裁员一样。就像全球都在动用“机器人”取代人类劳动力一样。

人能干的事情,越来越有限。一个监控室就完全替代一大群保安。甚至是一个监控探头就可以完胜一个精力充沛火眼金睛的保安。而且,监控室和监控探头也没有妻儿老母要养,只要不停电,它们随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生存之挑战,每时每刻都在这颗星球的一角上演着。毫无疑问,这个“剧情”还会继续上演下去。

- 05 -

唯一出路,只待觉醒

河马离开了水,很有可能因体温过高,中暑而死。

如今,脾气暴躁的河马因为水资源的匮乏,不得不挤在一起,随时可能打起来。

丛林深处的红毛猩猩。其60%的食物都来源于树上的果实。由于竞争过于激烈,低处的果实早早被吃光,它们必须越爬越高。哪怕坠落、骨折、丧命。阿弥陀佛!它们还没有养老保险。

它们只能在大脑里“印刻”一张复杂的地图,记录哪些树上的果子成熟了,从哪里爬到最高的树顶,才能找到吃的。它们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记住这张地图。但因为人类的破坏,森林面积逐渐减少,它们脑海中的地图,正在逐渐失效。明天还能不能活下去?谁也不知道。

如果你稍微注目一下红毛猩猩的眼神,你就会发现,这眼神好面熟。

在医院里。在监狱的大门外。在拼命还房贷的时候。在面对孩子上学的时候。在相爱多年的人离去的时候……人一瞬间,就成了树被砍掉的红毛猩猩。

非洲的象群,要比以前走得更远,才能找到一片水源。就像中国人不远万里去到毛里求斯,去往加拿大,去到新加坡。“移民”是什么意思?希望活下去或是活得更好的意思,“移民”还能有别的意思吗?

北美大草原。曾经生活着6000万头美洲野牛,由于遭遇捕杀,如今只剩下1000多头。浩浩荡荡的野牛群已不复存在。就算放开它们生二胎,就算不再计划生育,也只能那样喽!

美洲野牛无法预测人类的的贪欲和野心,无法预知草原、森林、高山的未来。但是,我们或许可以从“生物灭绝”的速度来窥得一二。

“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 我们最熟悉的,是白垩纪末期的恐龙大灭绝。有专业研究人员估算:“过去两亿年间,如果没有人类活动干扰,脊椎动物灭绝速度是每100年90种,高等植物灭绝速度是每27年1种。”

而如今,受人类活动最大影响的,不是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而是人自己。

如果有一天,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来临。人,尤其打工仔,依然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唯一出路,只待觉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