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国史:②中国古代史早期的情况

任何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向上追溯最远就是其远古的神话和传说,神话传说虽然不能确信,但其中到底留有一些真实历史的线索。此事好比一个人虽然无法说清自己极幼小时的事,但在他的记忆中却留有那些事的影子。中国古代史起源自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一般指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这三个名号应该并无其人,但是各有所指。燧人氏指人类用火和取火;伏羲又称庖牺,指人类畜养家畜;神农氏指人类发现农业作物。用火、畜牧和农耕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即已出现,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具有特大的影响,所以古人将其具象为一个带有神意的领袖。三皇源起时人类还在蒙昧之中,到了五帝时人类社会则已经成型。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司马迁的《史记》以《五帝本纪》为第一篇,所以五帝可以算作中国文献史的开端。《史记》载五帝事有明显的神话成分,先秦的古籍中追述历史则只到尧、舜,所以从尧、舜开始中国古代史算是有一个考据的基础了。

到了尧、舜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部落间的关系日渐紧密,部落联盟日渐稳固,而联盟首领的地位也日趋尊崇。尧姓伊祁,名放勋,出自唐氏族,故又号为“陶唐氏”。陶、唐、尧皆指制陶业言,所以唐可能是一个精于制陶的氏族。舜姓姚,名重华,出自虞氏族,故又号“有虞氏”。《尚书》载“虞人”为掌管山泽渔猎的官,所以虞可能是一个从事山泽渔猎的氏族。尧居于平阳,在今山东菏泽;舜居于蒲阪,在今山西永济。继尧、舜之后的是禹,禹姓姒,出自夏氏族,原居于嵩山中,这也是华夏这个词的来源。尧、舜部族联盟中的成员大抵上都分布在晋、豫、鲁三省交界的黄河流域内,相去不会太远。《史记》载虞、夏都是颛顼之后,则两氏族血缘相近,或者至少是有通婚的。虞、夏两氏族在政治上的联合很紧密,舜、禹曾联军征伐三苗,三苗战败后西迁,演变为后来的西戎。此事见于《尚书》、《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书,可见在先秦时代流传极广,当是夏初的一件大事。《史记》称三苗也是颛顼之后,那么三苗与虞、夏至少血缘接近,可能也是部落联盟的重要成员。舜、禹攻三苗也许是为了争夺或维持在部落联盟中的领导地位。

(0)

相关推荐

  • 换个角度看舜帝篡位的真伪,从公权私有化和邦联制发展,得出结论

    西晋时期,有一个叫"不准"的盗墓贼,发掘了一座战国魏侯的大墓,结果金银财宝没发现多少,倒是帮后人找到了一部,自上古至魏国时期的历史专著--<竹书纪年>. 自<竹书 ...

  • 简单中国史:③夏代的情况

    古籍中说尧传舜.舜传禹,皆是以德禅位,所谓"官天下",恐怕并非如此.尧.舜能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所依赖的是其氏族的力量,一旦氏族力量有所消长,氏族首领在部落联盟中的地位也跟着有所升降 ...

  • 简单中国史:⑤西周的情况

    <史记·殷本纪>载殷代几经兴衰,后来传到武乙,就是纣的曾祖.武乙也是个暴君,<史记>载他"猎于河.渭之间,暴雷,震死".事实大概并非如此,殷君的领地在河南东 ...

  • 简单中国史:⑥东周的情况

    周幽王宠爱褒姒,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为<史记>所载,但是并不可信,关于褒姒的身世,<史记>的记载也颇为传奇,也不可信.但是褒姒其人或许有,周幽王因宠爱偏室而引起宫廷动乱的事也颇合于 ...

  • 简单中国史:①中国人起源时的情况

    关于人类的起源,现代比较流行的是单地起源说,大约在距今20万年前,古人种在东非的一支发展为"智人",也就是现在所有人类的祖先.大约在距今5.6万年时,智人开始从东非向外界迁徙.这个 ...

  • 简单中国史:④殷代的情况

    早在清末的时候,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就有农民从田地中挖掘出带字的甲骨片,这种甲骨文字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从其中就考证出小屯其地就是古籍中所谓的"殷墟".到了1928年,中国学界始对殷 ...

  • 简单中国史:⑦春秋初期的情况

    天子是古代国家的政治重心,也是封建法理的代表和维护者,现在天子丧失了威望和力量,自然要造成政治失衡,封建法理也失其作用.在诸国分立的政治环境中,失去了法理的约束,祸乱自然要接踵而至了.东周政治失序的第 ...

  • 简单中国史:⑧春秋霸政的情况

    <史记>所称春秋五霸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这是五位武功强盛的君主.其中宋襄公昙花一现,武功不彰:秦穆公称霸西戎,东向为晋所阻,对中原事务少有影响:楚庄王则始终是诸夏之敌 ...

  • 简单中国史:⑨战国时代的情况

    春秋时代的社会发展,使早期只有一城一地的诸侯国膨胀为有很多城池.地盘广阔的大国.为了管理广阔的领土,各诸侯国就又各自分封其大夫.天子式微,诸侯各行其是,诸侯式微,强势大夫亦各行其是,所以到弭兵之会时与 ...

  • 简单中国史:⑱秦楚之际的情况

    秦政之失在苛法虐民.在战争环境下,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政府的法令自然严峻,而到了和平时代,再行战时的法令则不免残酷了.秦国法令在战国时即以严苛著称,不过秦人民风质朴,较能忍受,且秦法奖励耕战,秦人能在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