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究竟是“老世”还是“脑细”?

【抱朴文化】

本文摘自《粤语有段古》 作者:李沛聪

李沛聪,知名节目主持人,粤语文化人、非凡读书会发起人、喜马拉雅粤语频道总编辑。著有《粤语有段古》,在内陆及香港地区出版,广受欢迎,成为2019年广东地区畅销书之一。

《粤语有段古》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李沛聪编著,李卓言、韦静雯绘图。作者精心挑选了50个粤语俚语,以风趣活泼的方式讲述粤语俚语背后的故事和来源,选取的故事生动有趣,并配上点题幽默的插图。全书全彩印刷,每个故事还配有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扫码听到粤语故事。

即日起抱朴文化专栏开始连载该书,想听粤语故事、看全书,请扫以下二维码购买。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抱朴财经粉丝8折优惠专享价

【出版社直供,保证正版】

零基础学经典粤语俚语!

昨天《粤语有段古》一书连载

讲到了“孤寒”其实是古汉语

今日继续:

51
“杯葛”的由来

在粤语里,说抵制某个人某件事,常常会用“杯葛”这个词。这个词虽然在普通话里也有,但显然在粤语较为常用。

如果不知道这个词的来由,可能会以为有个“杯”字跟喝酒有关。其实呢,"杯葛"是英文 BOYCOTT 的译音,意思正是"反抗和抵制"。

这个BOYCOTT, 原来是一个人的名字,此人全名叫做 Charles Cunningham Boycott,生於1832年,死於1897年,是北爱尔兰一个恶汉。

这位杯葛先生专替贵族大地主等收租,手段凶残,常常逼害那些穷困的佃户。一遇到佃户没钱交租,他就会跑去对他们吆喝着要打杀他们。

忍无可忍之下,佃户们决定一起反抗,联合起来对付逼害者。

杯葛双拳难敌四手,惟有落荒而逃。自始之后自觉面目无光,备受困扰痛苦而死。

爱尔兰佃户这次打胜仗,不但轰动一时,而且影响非常大。

此后但凡抵制或断绝关系的行为成为政治经济斗争手段,就以此位爱尔兰收租佬的姓氏命名,叫做"杯葛"也。

52
 “光棍佬教仔”教的是什么?

我们粤语里面有很多歇后语,不但讲起来地道有趣,而且包含很多做人的道理。例如“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贪”,就是其中一句。

那么这句歇后语的由来又是怎样的呢?

根据民间传说,从前有个光棍佬很会骗人。有一次,他把一个小茶壶涂上泥土,冒充古董卖了给别人,骗了一笔钱,回到家里好不得意。

到了晚饭的时候,他儿子也从外面回来了。只见他儿子一边走一边哼着小曲,心情大好,很得意地说自己弄到了一个古董。说完就掏出一把小茶壶。

光棍佬接过来一看,原来这个小茶壶正是自己今天用来骗人的那个!他怒气冲冲地刮了儿子一巴掌,教训道:“便宜莫贪啊,死仔!”

后来,大家就用这个笑话来劝人不要贪小便宜,以免因小失大。

至于光棍佬为何会有个儿子,原来在粤语里面,光棍这个词不单指单身汉,还指那些靠坑蒙拐骗为生的人,所谓“财入光棍手,有去无回头”,所以光棍也是可以有儿子的。

53
从此被困的“老衬”

粤语里面往往把那些被人“搵笨”(占便宜)的人称为老衬。还有也把结婚的男性称为老衬的说法,意思自然是说这个男人一辈子被老婆“搵笨”啦。那么这个老衬的称呼又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民国时期,有一本在省港地区非常流行的故事书,叫《鬼才伦文叙》,作者叫做衬叔。

这本书的故事很多都是讲酒色财气之间的斗智故事,其中精妙之处往往在于赢家不但得益,而且令输家不敢声张,自认倒霉。

所以大凡看过这本书或听过故事的人,在人情世故上往往长了见识,多了一份占人便宜的心眼,而被人占便宜的人则把责任归咎到书的作者——衬叔头上。

由于衬叔一把年纪,被尊称为老衬。所以大家就把那些被人占便宜的人称为老衬,而占人便宜的行为则称为搵老衬了。

54
老板究竟是“老世”还是“脑细”?

在粤语里面,我们常常把老板称为“老世”。不过很多人都搞不清究竟这两个字应该是“老世”还是“老细”。(还是“脑细”?哈哈哈)

要搞清楚这个字,要追溯一下这个词的来源。

据说这个词来源于香港。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占领了香港三年零八个月。因为从大陆跑到香港逃避战火的人越来越多,日军一方面为了方便管理,另一方面也为了防范抗日人士,于是规定所有做生意的店铺都必须把寄住在店铺里的人名,用一个牌子列明挂在铺外。

而店铺老板则要加上“世代主”的字样,以资鉴别。世代主这个词在日语里,是一家之主、家族之长的意思。

所以每逢日军到店铺巡查,随行的翻译一进门就会大叫“老世系边度?”

久而久之,“老世”就成了老板的代名词了。

55
为什么不能叫粤语人做“契弟”?

在我们粤语里,认亲戚叫“上契”,干爹称“契爷”,干妈称“契妈”,其他如契仔、契女、契姐、契哥等,但是干弟弟就不能叫“契弟”,而要说“契细佬”。

因为在粤语里面,“契弟”是一个很不好听的骂人话。

根据广东文史记载,清代末年,广州西关的光雅里一带,有一种专为红白喜丧主家服务的行业叫“爷门堂倌”,简称“堂倌”。

堂倌虽然分男堂和女堂两类,实际上女堂也由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充任。男人装扮的女堂倌主要侍候女眷,因此要面施脂粉,油亮的头上卡着镏金镀银的大发夹,出手兰花指,说话细着嗓音,行为举止一如女人。

据说长期操此业者即使后来脱离此行当,其举止也带“女性”特点。

这些男性“女堂倌”们之间以姊妹相称,甚至有的还与雇主家的纨绔子弟传出丑闻。经过一些小报的夸大渲染,光雅里被视作藏污纳垢之所,并由此产生了一句歇后语:“光雅里出世——正契弟”!

光雅里这个地方被蒙上恶名,导致许多住户竞相迁离。

不过事过境迁,现在“契弟”的词义在广州话的口语里已经模糊了,人们相互之间打趣时还用此词表示亲热,骂人的意味已经不像最初那么严重了。

有读者在后台表示很苦恼:

有些俚语只看字,不会读,怎么办?

其实书中每个故事插图都配有二维码

购买全书就可以扫码听到粤语讲故事啦!

购买全书

一睹为快

粤语有段古

广东人民出版社

李沛聪编著 李卓言、韦静雯绘图

粤语,作为拥有着悠久历史以及大量使用人群的方言之一,在粤港澳以及广西、海南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有很多曾经活灵活现、生动活泼的词句,变得渐渐不为年轻人所熟知,更遑论这些词句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