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中国」山东·费县

费县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是临沂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蒙山沂水,蒙山南部。

“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多好看,风吹那个草地,见牛羊。”

这首沂蒙山小调将沂蒙山唱到中国人耳熟能详,唱到外国人把他当作中国民歌的标志之一。孕育这首歌曲的是沂水之畔、蒙山脚下一个具有2200年悠久历史的古县——费县。

历史

费县名称来源于鲁国大夫季友的私邑——费邑,而费邑的名称来源于季孙氏的采邑鄪(今音bì)国。“鄪”是一个古字,古音读bì。

费县古城遗址,位于费县上冶镇,俗名“季王城”。鲁定公十二年,即公元前498年,孔子任鲁国司寇,力主改革实施“堕三都”,目的是削弱当权者三桓的实力,所堕的第二个都就是鄪。

苍茫的历史渐渐远去,留下斑驳的古迹。这里先后挖出剑戟箭镞等多种古代兵器,还出士过马骨铜车,当年这里曾是一处坚固的军事堡垒,遗址出土的各种玉器以及无耳灰陶罐货币和装饰品。这些文物做工考究,造型独特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至迟到清道光年间,费县的费字已被民间讹读作fèi。之后以讹传讹,广为流传。目前,在当地方言及普通话中,费县的费皆读作fèi。

唐平隋乱之后重建费县,元明清三朝,费县几次变更归属,但保留了县名。新中国成立前,为方便管理抗日民主,政府将费县划分为费东县、费北线和费南县,以后各自行政区域几经融合重组,并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现在的行政区划,并沿用了费县为名。

人物

这里是颜真卿祖籍之所在。三国时期,颜回的23代孙颜盛从曲阜搬迁到这里后,开始称为琅琊颜氏,颜真卿即是琅琊颜氏的后人。

琅琊颜氏在操守和才学方面惊艳世人。经历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不乏优秀的政治家、经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其中颜真卿更是以继王羲之之后中国书法历史第二高峰的卓越成就被世人铭记了千年之久。

唐朝后期,颜氏族人为纪念颜氏二卿,在这里修建了衣冠冢。每逢清明,全国各地的颜氏后人都会前来祭拜。

苏东坡曾称赞说“诗止于杜子美,书止于颜鲁公”诗书传家的颜真卿曾有画像流传下来,但千年之后,当费县人决心为他塑像时,去选择一个仗剑形象,这是为何?原来在书法家之外,颜真卿还是一位政治家,他与堂兄颜杲卿均在安史之乱中对固国安邦发挥了重要作用。《琅琊颜氏双忠像》展现的就是颜真卿和堂兄颜杲卿共同起兵讨贼的场景。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9月,行文运笔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一泻千里,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然而追溯其创作背景,却是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唐天宝十四载,即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作乱,势如破竹,只有平原太守颜真卿和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殊死抗敌。

唐天宝十五载正月颜杲卿在抵抗安禄山叛军的战斗中,战败被俘,受尽酷刑而死。他的幼子颜季鸣,也被叛军残忍杀害。两年后,颜真卿得知确切消息,情怀激荡,难以自抑。挥泪写下这千古名篇。悲慨之情跃然纸上。

唐建中4年,即公元783年,颜真卿74岁,时任太子太师。此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攻陷汝州,受奸相卢杞所害,颜真卿被派往李希烈军中劝降。李希烈扣押了颜真卿,威逼利诱都没能使他屈服。最终颜真卿被李希烈缢杀。

颜真卿飘逸遒劲的书法既书写了盛唐的万千气象,也书写了他刚毅的人生。在艺术层面,颜真卿的书法成就滋养费县,所以这里文风蔚然。在人格层面,颜真卿的忠烈气节影响费县,所以这里英杰辈出。

红色

费县的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纪念的是山东抗战史上著名的大青山突围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专门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其中第一分校于1939年11月迁入山东临沂办学,被称为抗大一分校。1941年11月30日,日军调集5万余人对沂蒙抗日根据地发动了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实施大规模烧光抢光、杀光政策。

面对敌人的扫荡,抗大一分校担负起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任务,他们在大青山英勇奋战,牵制敌军,弹尽后,仍不放弃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外的广场上,共坐落着8组雕像,展现的均是这场突围战中,先烈们英勇抗敌时的光辉形象,这场战斗中有300多名战士血染大青山。

最终,在抗大一分校,将士们舍生忘死的守卫下,敌人向两翼溃散,几千人的突围队伍沿着抗大一分校勇士们用生命杀开的血路,越过了黄草关河,成功脱离了敌军包围圈,艰苦卓绝的大青山突围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一片热土自古就有忠义不阿、舍生取义的精神火种。也正因如此,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起,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民歌

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村落,因为沂蒙山小调而被历史所记住。因为三面环山,比较隐蔽,这一带曾是抗战时期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勤机关驻地。1940年的抗日烽火中,国民党顽固派组织利用“黄沙会”通过封建迷信活动阻挠群众参军参战,诋毁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

歌声也是斗争的武器。1940年6月的一天,文工团员阮若珊写下了讽刺黄沙会封建迷信的歌词。

1940年8月,斗争的形势发生变化,李林修改歌词,增加了抗日的内容,定名为沂蒙小调。后来,经阮若珊在垛庄战斗祝捷大会上演唱,而一时走红,迅速从沂蒙山脚下传到了山东全境的各抗日根据地,还传到华北和东北。

沂蒙山小调小调的歌声飞过半个多世纪,变换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歌声的力量。如今,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为了费县的一个符号,歌颂着这片土地忠义不屈的精神,更彰显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红色脉搏。

民俗

对于费县人来说,每年农历的六月初六都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喜悦节日,6月6也称为“过半年”。节日这一天,乡亲们要早早起来活面烧水,按照风俗,他们要带着热气腾腾的馒头去去送箢子。

箢子是费县农村常用的一种盛器,用藤条编成状如提篮,主要用于盛放粮食。六月六在麦收之后,此时新麦入仓,夏种也基本完成,恰巧是一个短暂的农闲,于是家家户户都用新麦磨面蒸馒头祈福敬天和馈赠亲友。

过半年喝羊汤是费县人不变的习惯。古时费县祖先选择在这一天杀羊敬天地,求人畜兴旺。同时盛夏季节潮热淤积,喝性热的羊汤能起到排毒的效果。这一风俗之中,饱含着费县先民依据自然规律进行养生保健的智慧。

在费县探沂镇楼斗湾村附近的朱龙河上游供奉着一位朱龙王。据说这位朱龙王因为干旱时节私自兴云布雨,被玉皇大帝发配到东北。但是因为思念家乡,每年六月初六都会回老家探亲。于是每到六月初六这一天,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会前来祭拜。龙王顾念家乡,择日而返。虽是传说,但体现的却是费县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热爱故土,眷念家乡,是费县人血脉里的信仰节日的隆重仪式,归根结底是对与家人团圆的期待。

远行万里,不忘故土故乡。过半年,不仅是传统,更是费县人继往开来、感恩前行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沂水蒙山之畔,费县人坚守先辈精神宝藏的同时,也在新时代浪潮中继往开来,开拓奋进,创造着崭新的未来。

琅琊颜氏的光辉千年传承,英雄辈出,大青山英魂的壮烈不朽,背负厚重的历史,新时代的费县人正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0)

相关推荐

  • 费县“《沂蒙山小调》诞生八十周年”纪念邮戳纪念邮简

    费县“《沂蒙山小调》诞生八十周年”纪念邮戳纪念邮简

  • 写生采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画研修班马景岭山水画工作室

    马景岭,1956年生于上海祖籍山东临沂,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曾任临沂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画研修班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直属中国山水画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导师,中国美 ...

  • 「游遍中国」山东·兰陵

    兰陵县是中国山东省临沂市所辖的一个县.战国时楚国始置兰陵县,荀子曾任县令,今兰陵县部分属之.汉朝时,为东海郡襄贲县.兰陵县辖境.1953年撤销兰陵县,其地并入苍山县与峄县,2014年1月,苍山县更名为 ...

  • 「游遍中国」山东·莒南

    莒南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临沂市所辖的一个县.西周时属向国,东周时属莒国,秦.隋时随莒国划入琅琊郡莒县,唐时属河南道密州莒县,明代属青州府莒州,清代属沂州府莒州.这里是古代莒国的发祥地,莒文化与齐文 ...

  • 「游遍中国」山东·临清

    临清市是中国山东省下辖的县级市,由聊城市代管,因为临近古清河而得名.临清置县于西汉,称清渊县.隶属巨鹿郡,后属魏郡,三国魏晋时期隶属冀州阳平郡.十六国之一的后赵,于建平元年(330年)更名为临清县,临 ...

  • 「艺术中国」——著名女画家—隋荣梅

    隋荣梅,女,生于黑龙江.师从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王立明先生,学习绘画和美术教学.从事美术教学十五年现为上海多所艺校.聘请为美术教师教授中国画.人物速写.线描.儿童漫画.动漫绘画等课目.任职於曼谷中国画 ...

  • 「艺术中国」—— 记知名画家刘剑

    刘剑,男,1965年生于重庆,汉族.1981年参加工作,在职于巴南区文化馆任美术专干至退休. 1988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举办的连环画高级研修班结业,1992年至1994年重庆美专绘画 ...

  • 「艺术中国」——张一飞绘画作品鉴赏

    张一飞,号禾源散人,清风居秀主,职业画家中国孔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1969年出生于天津,擅长山水.花鸟.自幼酷爱书画,笔耕不辍.潜心钻研国画精髓,进修与 天津美术学院,先后师从霍春阳.陈福春.喻建十. ...

  • 「艺术中国」—— 孙其超书法作品鉴赏

    孙其超,男,江苏滨海人,一九五八年出生,习书四十余年,先从二王入手,然后临习赵孟頫,米芾,苏轼,黄庭坚等等.精心习书后,再反复临习王羲之的十七帖,圣教序,孙过庭的书谱等,反复临习后,近几年主要临习张旭 ...

  • 「艺术中国」—— 陈开宇、林明深、赵国雄中堂对联诗书画展

    <画里诗外    诗情画意> 梁如洁 三人行,艺以澄怀: 诗书画,用心达意! 山水中堂,诗书画联,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粹.它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形式独特,内容丰富:穿越时空,绵延古今,滋润着华 ...

  • 「艺术中国」—— 张宏绘画展

    张宏,1965 年生,漳州市平和县人,北京大学首届博雅艺术高研班结业,厦门宏宝斋创办人, 自由职业艺术家,策展人,艺术品证券化第一人.中国书画家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艺术协 会(台湾)常务副会长.台湾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