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等三组文图(1976)

画中游“附记” 选载·中期第313233、篇

31、春溪

这又到了新的一年,自己也回家过完寒假,再度回归既往的生活状态。早春时分,每逢周日,独自一人还是又提着油画箱儿,悠转在那香炉、小寨二山跟前的原野之上。此时此刻,索寞山风带着那将残的瑟然寒意,同时却也由隐及显地带着一种催人感奋的生机,轻轻地吹拂在川谷间的溪流上,河畔那些喜欢湿润的树木,因水泽的滋养,已经显得春意盎然。四下的村落房舍,还有那复苏的冬小麦与已然开花的油菜或老白菜,都沉醉般地浸淫在这淡荡的春风里和云天下,静静地向人间显示着这确又是它们新的一个生命周期。每当感觉到这一切,信步走在溪边的泥径上,或跨行于溪面的“跳蹬桥”,暗暗念及自己虽已自立于人世,一腔抱负却全然无从施展,这心头,还端是颇为感慨。但同样在这时刻,那种“休管它世事若何,我辈总得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的固执念头,毕竟总是牢牢地占据着思想的上风。于是便还是赶快选择好写生的地点,马上就又埋头于这摆弄各种油质颜料的活计之中,而且随即便堪称是彻底地进入到一种忘我的状态,眼看着天宇间的万物都一一地出现在了自己的笔下,终于感觉这内心是无比的充实且是自信……今对着这幅小小的油画写生稿,不觉就微微点头嗟叹着回顾到了这些,遂信意敲成文字,愿读者诸君读文观画之后,尚能理解自己那当日连同这时下的般般心情。——顺带说一句:眼下也正当画中的这个季节上,不过,时间已是整整过去三十六年了。

32、池光熹微

虽是多年来皆独自漂泊在外,但每逢节假返家后再次回到这儿,心中那份思乡的情绪,仍然都总是十分明显甚而强烈。于是偶尔也还是利用早年留下的速写资料,画些家乡题材的画儿。这儿出示的场景,在自己心里,可称是印象深刻。其实它便是我在这《画中游》“正记”第一篇就提到的那个地方:重庆歌乐山下的养鱼池,只是非是全景,而只撷取了其中的鱼场中心一带而已。这是在一个大池中的小岛上,建有鱼场的办公楼,整个给人之感,倒还真象是一所别墅似的。既然相对远离尘嚣,事实上,当时它也就成了我辈顽童们不时游乐之地,过上一段时间,便总要相约走去那儿,恣意玩耍,尤其是,在那池塘出水口以外的小溪内捕鱼捞虾,自觅赏心悦目之乐事。不过,老实说,这一带留给我的,也并不都是美好的记忆;最多,也只可算是美恶好坏各参其半吧。因为在这附近,有好几处农院,都曾是我前文所言的“婆”租住过的地方。在那整整十年时间内,“婆”以其六七十岁的垂老之身,顶着当时“黑五类”中“老大”的身份,在那儿接受劳动改造(顺带提示一句,那还得由她的子女给她出生活费),且是一度还饱尝了当时“无产阶级专政”铁拳的滋味……这些毕竟是题外之话了。这池光熹微中的芳岛楼院本身,终归显得很是宁静祥和,单从它看,这世间可真是唯觉其愉悦,难识其忧患呀。

33、麦田山路

那常规性的活动,还是就在这周围的生存环境中发掘可入画的题材。一天,大约是在四月份吧,独自一人走到五六里外的一座山脚下。平川内的麦田已至尽头,直接在整石板上凿成的梯路刚刚起步;仰望上方,层层叠叠的坡地以及农院,似乎了无所尽地延展向云光淡荡的高天,气息清新而又朴素。山根下的林木,则长势还很不错,——无论是为那些我所不知的人们的炊事着想,还是为我本人眼下的绘事着想。于是当即便支好画箱,兴味盎然地画了起来。记得当时在太阳下已经很热了,口也有些干渴,但哪顾得上喝水什么的呀,遂只管埋头俯身朝向自己的画幅,精心地用油彩塑造着这明丽春阳照耀下的般般云物。也不知道旁边人观看这小小的写生画儿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了,反正作为画者来说,其间纷繁光影中的一草一石,都灌注了他彼时彼地全副的精力与情思。今数十年过去,一次翻出这画儿的原件看了看,它还晶莹润泽的,想必,倒挺象是自己当时那满面的汗光……

………………………………………

本人《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亦属相对私人性的资料,此前主要只发布于自己各博客或“空间”之内。现恭请各位订阅者予以点评,发表高见。倘是内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世事或人生经历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则作者我,将更会感觉欣慰。

另外,这西画虽为我青年时代之最爱,然而后来因为诸多原因,终至忍痛放弃。网络流行后,也曾将此前所作之油画连同素描、水彩及水粉等西画作品发布于一些艺术论坛,亦得到过不少网友的好评。这儿仍选取一些,以供大家参看——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搜狐社区 笔墨丹青 鬼枴_べ鬼

粗看时还以为是哪位大画家的名作,再看时方知是出自江南达者之手。钦佩!

喜欢油画的浑厚、喜欢油画的朴质,更喜欢思度于油画中的无言表达......

    ——红袖添香 → 红袖论坛 → 读图时代凤箫吟

典型的重庆农村写照,画的好!

涉猎广泛且均有建树,非潜心琢磨者不能为也

麻柳林/林间小石桥都有梵高的感觉在里面,顶!

    ——四川美术网论坛 司马长风

来自生活的杰作 好

    ——四川美术网论坛 yangyunlou

这帖好看呢....呵呵

    ——四川美术网论坛 蜀郡野人陈风良

内容上很有亲切感......来源于生活的作品.

    ——四川美术网论坛 iloveyou

麻柳林有梵高的感觉,好啊

兄之油画亦很有实力!

    ——四川美术网论坛  云飞扬

楼主多才多艺,佩服啊

    ——四川美术网论坛 刀尖

真是好作品啊,,,,,,,,

    ——四川美术网论坛  陈学高

楼主,看了你的各类贴子,感觉你多才多艺,不知道最精的是哪门?

    ——四川美术网论坛 laoqiang

总体上不错,风景要好些。支持,努力。

    ——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油画论坛】阿春

象徐悲鸿老前辈的画,很好,我喜欢,风景也不错。

真的很经典。偏爱风景!

——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油画论坛】wgdxhn

有情、有趣、有生活。有品位,有功力,更有个性!向老师致敬!

——国画网【艺术杂论】周俊一

江南蜕心堂:原创艺文渊薮……

(0)

相关推荐

  • 【国画油画】蔡楚夫: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蔡楚夫在纽约历届双年展最佳作品前留影 此时的蔡楚夫定居纽约,风华正茂,以自己对中西文明的理解,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借<雪霁>系列油画作品,获得1989年"历届纽约艺术双年展&quo ...

  • 葛燎原

    编者按 我们在[写生啦]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请各位名家,多方朋友,绘画爱好者在作品赏析的交流中,留下您珍贵的点评,指导与鼓励.欢迎投稿:bm@xieshengla.com 葛燎原 四川 ...

  • 《陈哥儿》等三组文图(1976)

    23.陈哥儿 这儿所说的"陈哥儿",追溯起来,就应该是<无聊>一画中的那位主人家了.当然,毕竟不能将其姓名原封不动地示之于世,所以这里就干脆来它个"存姓隐名& ...

  • 有关当时油画风景写生的三组文图(1976)

    22.溪路 当地的特征之一,是但凡道路,不管大路小路或新修的公路,都多沿溪行.平常日子,这路上鲜有人走,而一到赶场那天(三五天或者一周一场不等,视一时政策所定),则不说是熙熙攘攘,至少也是三二成串的人 ...

  • 《灶台》等三组文图(1976)

    28.灶台 这区乡学校,毕竟始终都与乡村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当时每学期都有一次为期在十天半月左右的农忙假,一到这时候,全校师生除少部分去本校农场外,其余都将分散到附近的各社队去参加支农劳动.我第一次参 ...

  • 远岁山乡风情•《火塘》等三组文图(1976)

    34.火塘 有时,这多半都是下雨天吧,就在屋里整理着一些速写稿,也将其改作成小幅的油画.比如这幅题作<火塘>的画,就是这样得来.当然这也没多大个主题了,不过是记录生活而已.但毕竟这真实生活 ...

  • 《清明蜀山》等三组文图(1996)

    一百二十一 此<清明蜀山>一画,若今日题之,当为"清明渝山"矣.幸而"巴渝"与"川蜀"两地,虽以人间行政区划观之已同泾渭,而以自 ...

  • 《山寺秋暝》等三组文图(1996)

    一百二十四 一日于夕暝间见山林寺院浴于残阳余辉,当时感之于心,随即抛之脑后.孰料许久之后,面对素纸,这印象却杳杳地泛上心来,于是唬唬一阵地皴擦点染,移时间乃有此<山寺秋暝>一画.画已不拘任 ...

  • 《羡他僧家常得闲》等三组文图(1996)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选载第130.131.132.篇 一百三十 一日悠转于涂山寺后侧,偶见石坎路间,有农夫挑水上坡,将灌园,其举头遥望悠恬禅院,似有叹焉.见此心中顿感其内蕴,于 ...

  • 《寻常蜀山亦雄险》等三组文图(1996)

    一百三十三 当日于一至为蹩足之软沓纸上厾扫出这小画时,此坦言之,确是一点也未放在心上.孰料自将其录入电脑,倒还越看它,越觉得有些味儿.画写幽溪一段,色墨于简略间见其朴厚斑斓,随施浓淡而颇具空间景象.近 ...

  • 《崖岭云迷》等三组文图(1996)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选载第136.137.138.篇  (总数至今为1075篇) 一百三十六 观此<崖岭云迷>一画,溟濛缥渺间,总觉似逸出缕缕尘外之气.而此分明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