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养生的书法,仙气十足!

《神仙起居法》帖,杨凝式晚年代表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共8行86字。

我国古老的健身法很多,

今发一篇简便易行

且收效显著的《神仙起居法》,

此法流传了十一个世纪,

被无数人印正,

是行之有效的养身功法。

公元1048年,76岁的杨凝式从一位道长那里抄来一段养生口诀,这口诀具备超强的操作性(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就是按摩)。

口诀的内容为:

神仙起居法。

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

心腹通快时,两手肠下踞。

踞之彻膀腰,背拳摩肾部。

才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

行之不厌频,昼夜无穷数。

岁久积功成,渐入神仙路。

乾祐元年冬残腊暮,华阳焦上人尊师处传,杨凝式。

下面具体解释一下“神仙起居法”的煅练方法:

此术主要是在睡前和起床前运用,故名:起居法。神仙之名,因此术长期习练可使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故以神仙之名誉之。

1、息静神逸,站桩、端坐或自然散盘都可以,以舒适为度。

2、双手按摩两肋,左手摩脾区,右手摩肝区,在肋骨尽处用大拇指沿左右来回按摩至微有热感为止。

3、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下而上推磨腹部,从阴埠前起至前胸中部胸骨下两肋中间止;然后双手大拇指由胸骨下起至阴埠前止,自上而下推磨腹部。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为一次,共推磨36次。

4、手掌下移至腹部,以神阙穴为中心,由内向外作顺时针旋转三十六圈,然后再由外向内作逆时针旋转三十六圈。

5、等到心腹畅快时,手掌变为握空拳,用拳眼处上下摩擦后腰两肾处(命门两旁),至发热发烫疲倦。如果按摩累了,就安心歇会儿,缓过来再揉……(这里的“家人”并非家属,而是易经中的卦象,名曰“风火家人”,风就是调息、吐纳,火就是心态、心境。)

6、然后双手回到下腹部,交叉于下丹田,静养15分钟,吸气三口即可收功。每日早晚各一次。

中医认为,周身元气出于肾,肾水足则气自旺,养于胃,胃得其气,则气自壮。久练此法可加强胃肠功能,使身体能吸收更多营养,同时有通便功能,月余可改善便秘。尤其是久摩两肾,可固本盈精,使肾壮精足,气旺神清,身体壮健,精力充沛,对肾虚病症大有改善。如能坚持锻练定享大年,这就是原文所说的“日久功成,逐步走向神仙长寿之路”的意思。

杨凝式老先生生逢乱世,居然活到83岁,说不定就和这按摩大有关系!

讲完口诀的内容,再来讲讲这幅书法!

神仙起居法

行住坐卧处,手摩肋与肚;心腹通快时,两手肠下踞;踞之彻膀腰,

这一书帖是作者在信手疾书中一气呵成的,字与字之间气脉贯通,初一看好像是一件狂草作品,但仔细一看却是字字可认的行草。把楷书写得像行书,把行草写得像狂草,能干这种事的肯定不是正常人,所以我们管这个人叫杨疯子。他还有个著名的行楷叫《韭花帖》,更为人所熟知。

背拳摩肾部;才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厌频,昼夜无穷数;岁久积功成,渐入

别看杨疯子疯,写《神仙起居法》时却一点也不疯。他的躲躲闪闪的笔致,使我们对神仙的起居,相貌、行踪等真是猜测不已。当然对杨凝式的书法技巧也猜测不已,俨然把他也错当成神仙了。

《神仙起居法》帖中,有些字写得连绵不断,但并不潦草一片,笔画提按得当,粗细变化节奏鲜明;有些字互相断开,但笔断意连,宛转流畅,用笔或者沉着稳健,或者爽快劲利,富有强烈的动感。字形长短、大小不一,攲侧多姿,布白参差错落。在草书字体中穿插行楷,和谐自然,别有趣味。

神仙路。

杨凝式的这幅草书既不像怀素、张旭的狂草那样狂放,也不像孙过庭的草书那样谨严,而是用扭曲变形的行书结体和高度草化的结构组成,再加上运用行书的笔法,所以显得流畅生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