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不重视“认错教育”,会毁了孩子一生!

前些天,一位妈妈在家长群里求助:

“孩子脾气倔,犯了错还嘴硬不认。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学会认错、学会担当啊?”

顿时,家长群像炸开了锅似的,几十条消息蜂拥而至。一看才知道,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

一般地,孩子不肯认错的原因主要有这几种:

不知道错在哪里、无法预知认错的后果、害怕父母责罚、不愿在外人面前丢脸......

在笔者看来,孩子不愿认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家长应多宽容,但决不能纵容!

试想,孩子连最基本的“明辨是非”“承担责任”都不能做到,怎么保证以后会向善、向好?

“认错教育”的缺失,会毁了孩子一生!

重视孩子的“认错教育”,家长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

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

孩子犯了错,几乎所有家长都会教育孩子说“对不起”。

然而,认错并不只是一句口头道歉。

有的时候,孩子坚决不认错,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行为的错误性。

“我不觉得我错了,我只知道是爸妈让我道歉的”,即使嘴上说着对不起,可孩子心里却毫无反思。

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吸取教训不再犯。

要让孩子明白,认错、道歉不是例行公事,而需要真心诚意的态度和反省。

2

就事论事,原谅孩子的过失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家长不宜苛求他们做到十全十美。

当孩子犯了错,要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同时也要给孩子被尊重的感觉:

不要急着责备或说教,要先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以免冤枉孩子;

如果孩子确实犯了错,要就事论事,切不可“翻旧账”、小题大做;

原谅孩子的过失,与孩子一起处理问题,要宽容但也绝不纵容。

尊重孩子的自尊,才能使孩子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

3

让孩子体会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

有的家长十分抓狂,道理讲了无数遍,可孩子就是听不进脑子里。

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体会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

孩子不愿写作业→被老师点名批评→课间补写不能出去玩→明白必须按时完成作业

孩子挑食不愿吃饭→过了饭点只能饿肚子→明白必须按时吃饭

亲身经历会给孩子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他们主动改正错误、以此为戒。

如果说教无用,家长们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4

家长需注意态度

当孩子已经意识到犯了错,不论有没有被批评,心里往往并不好受。

家长不妨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好好反省,并在必要时给予帮助。

不要强迫孩子认错,这样做是在逼孩子逃避和撒谎,严重的还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破坏亲子关系。

不要在气头上教育孩子,这样做既不利于给孩子树立行为榜样,也无法达到教育孩子的最关键目的。

让孩子学会反思和认错,家长的态度十分重要!

当孩子犯了错,家长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重视“认错教育”,才能引导孩子走正道,才能使孩子向善向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