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消失”多年真菌再次被发现 网友调侃:长得就不像能吃的样子
相关推荐
-
综述 | Trends in Microbiology:生命最初十年的肠道微生物群
编译:yuan,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肠道微生物群的重要性,确定针对肠道微生物群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也变得越来越受关注.目前对于婴幼儿(3岁以下)和成人的 ...
-
从自养到异养:植物界的“骗子”是如何养成的
菌根(mycorrhizae)是地球上最普遍存在的植物-真菌共生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植物从真菌处获得矿质元素,作为回报,植物将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碳等回馈于真菌.这种共生关系被认为在植物从海洋拓展到陆地 ...
-
科研 | New Phytologist:真菌功能类群促进了植物丰富度-生产力的正向相关关系(国人作品)
编译:厚朴,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在生态学中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主要的话题,然而隐藏在这种格局背后的机理仍然存在争议.土壤真菌与植物群落的动态紧密相关,然而 ...
-
真菌物种的发现和系统学研究取得进展
真菌分布于各种生态系统中,在地球养分循环.多样性维持和森林更新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在演化历史中,真菌与植物.动物.微生物形成复杂的协同进化关系.真菌物种丰富,据估计,地球上真菌物种有150万到600万种 ...
-
周报 | 最新微生物研究进展(20210208)
今天微生态汇总了上周微生物领域重要期刊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Cell.Nature子刊.Trends in Microbiology.Microbiome.mSystems.Food Microb ...
-
病从口入:土壤菌群如何影响肠道健康
这是<肠道产业>第 647 篇文章 编者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或许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土壤微生物可以通过影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来影响人体健康. 今天,我们共同关注土壤菌群,特别编译 ...
-
丛枝菌根真菌介导的植物耐旱性机理研究综述
干旱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愈发严重.在植物根际周围存在一类土壤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 ...
-
【陈光富等】玉龙雪山纳西族野生食用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摘要:为了解滇西北玉龙雪山地区纳西族食用真菌资源的物种多样性.资源利用特征,采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玉龙雪山地区纳西族主要野生食用真菌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纳西族传统野生食用真菌有1 ...
-
Nature子刊:相爱相杀,9千字剖析植物与真菌的互作关系
这是<肠道产业>第 728 篇文章 编者按 植物与真菌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在大多情况下,植物为真菌提供碳,真菌为提供无机盐,达到互利共生的目的,而在某些情况下,真菌却成为导致植物病害的 ...
-
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微生物组学:一项描述性综述
摘要 呼吸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明显少于肠道微生物组学.尽管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呼吸道菌群失调具有重要意义,但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中气道菌群的研究却很少.部分研 ...
-
毒菌变“宝”点亮生物多样性
吃了会看到"小人人"的毒菌子或可治疗抑郁症.这几天,虽说具有浓郁特色的云南食菌季已渐入尾声,但这个话题再度让野生菌成为热点,人们的好奇心仿佛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 "红伞伞 ...
-
自然·综述:朱书等详述新冠的肠道感染与粪口传播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732期日报. Nature Reviews:朱书等详述新冠的潜在肠道感染和粪口传播(观点)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 ...
-
云南到底有多美?谁没去过谁后悔……
作者:王旌亚 地处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 素有 "动物王国""植物王国" 和"物种基因库"的美誉 亚洲象.左凌仁 摄 云南省 仅占全国的4.1% ...
-
科研 | 自闭症肠道菌群改变的新证据
一 导读 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s)是指早期生活阶段神经发育障碍引起的社交.沟通的变化以及行为的重复性和限制性.基因和环境因素均与ASDs的发生有关.研究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