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听着很扯,但确有其事的历史事件?

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敌人的两架B-25轰炸机在我方上空肆无忌惮的在空盘旋,反复扫射。我方一名参军入伍还不满一年的新战士,仅凭一支已经出厂了50年之久的老式30式步枪和五发子弹,成功击落了一架敌人轰炸机!

看到这里有人该说了,作者是是神剧看多了吧。30式步枪,是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发现村田二十二式步枪性能严重落后,于是在1897年定型生产的一款步枪,有效射程也就370米。而B-25型轰战机,于1940年开始定型生产,巡航时速达370公里/小时,全速可达438公里/小时,一秒钟就可以飞行数百米的距离,飞机上还增加保护乘员与重要部位的装甲板和自封油箱。一款被淘汰的老式步枪打落二战最先进飞机之一的b25简直是痴心妄想,这种场景只会出现在神剧中。

虽然听起来很扯,但它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上海市政工会汽车分会动员驾驶员们参加志愿军,失业汽车工人李增祥报名入伍参军,后分配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汽车暂八团一连工作。

1951年10月21日晚10点左右,李增祥驾驶着汽车行至龙池院火车站附近时,遇到了两架美军的B-25型轰战机前来空袭。美机在空中投射了照明弹,并开始对下方的车辆展开攻击。一时间六辆汽车被敌机摧毁,燃起熊熊大火,后续车辆无法通过。

李增祥看到战友们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心中无比的愤怒。拿起自己配备的30式步枪(建国初期,我国的军工产业还未着手建设,士兵中的武器依旧是战争期间缴获的万国造。一些性能较好的武器都分配给了前线部队,后勤兵种一般只能用年限较久的老枪),跳出驾驶室,伏在铁路钢轨旁,瞄准了此时正在反复俯冲的战机扣动了扳机。

李增祥射出的第一发子弹没有命中敌机,枪口的火焰反而暴露了自身目标。敌机再次俯冲向他的方向袭来,机炮子弹就落在他的身边。此时的李增祥没有选择逃离,依旧端举着步枪,朝着敌机袭来的方向瞄准,开着敌人与自己越来越近。500米、400、300米.....“嘭”最后一发子弹飞出枪膛,准确的击中了飞机的要害,当即起火在半空中挣扎了一会落地坠毁。另一架敌机见此情况,赶紧拉升高度,向远处逃窜。

其实,在我军战争史上,用轻武器打下敌军战机的战例还有不少。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战士宋岭春仅一枪就击落日军的战斗机。朝鲜战场上,同是汽车驾驶员的赵宝印与随车助手用一把30式步枪,13发子弹击落一架美军战机。志愿军战士关崇贵用英制“布伦”MK1型轻机枪,击落美军F4U战斗机1架。志愿军188师在没有防空武器的情况下,用步枪硬刚敌机,一天时间击落敌机5架,击伤13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