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为什么保护民俗信仰?
相关推荐
-
李爱霞●《民法典》实施对民事诉讼的影响——从人格权为视角(上)
摘要:<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形式命名,誉为百科全书,与时俱进,是一部保护民众的良法,关系我们每一个公民的方方面面.民法典作为实体法,如何更好的实施及落实,则需要民事诉讼法的融合及对接 ...
-
民法典学习之第二十四: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理解与适用
本文系学习刘凯湘教授关于人格权编讲解的课程整理而成,也基本学习完成了民法典各编的总括性内容.1月1日开始民法典已经开始正式施行,接下来的业务办理中也要逐渐适应新的一系列随之更新的法律法规.对民法典的学 ...
-
浅谈《民法典》关于姓名权的规定
<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自然人的"姓名权"作出了诸多规定.比如,第四编人格权中专门设置了"姓名权和名称权"一章:第九百九十三条 ...
-
民法典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梅夏英 来源: 学习时报 2020年10月27日 12:58:19 我国民法典诞生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对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数据利用.电子合同效力.平台责任认定等互联网新型问题进行了积极回 ...
-
【兰溪民俗信仰】胡公殿
胡公殿 胡公殿位于梅江镇风景点转轮岩,转轮岩海拔620米.转轮岩又有"灵岩""小方岩"之称.岩上最高处建有"胡公殿".胡公殿坐东朝西,三间二 ...
-
《民法典》,老年人的护身宝典 ——漫话民法典中保护老年人的几个亮点
作者简介 王振华系原中国老年学学会理事.原上海市老龄办调研员,现为上海市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促进中心理事 <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是我国立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 ...
-
民法典 物权 通则 物权的保护
第二百三十三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二百三十四条 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第二百三十五条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 ...
-
中华民俗文化之中坚信仰:关帝
关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唯一一位受到儒释道教,朝廷民间,百行百业一致崇奉的至尊至圣的神明.关帝庙楹联云:"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宋封王,明 ...
-
民法典 人格权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
-
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81:关于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小编按] 帮助法律人准确掌握.正确适用<民法典> 为法律人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民法典>知识服务 是法信公号近期的首要任务 在我们相继推出 [民法典与九部现行法对照修改系列] [ ...
-
说说天津老民俗老传统(五)之信仰,旧时代人民的精神寄托
说说天津老民俗老传统(五)之信仰,旧时代人民的精神寄托
-
民法典为什么要保护恶意占有?
我在<民法典对恶意占有的保护>中,讲了民法典对恶意占有的保护措施:无论什么人,哪怕是原物主,也不得侵害占有人对占有物的恶意占有,否则就要承担返还原物.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