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 人格权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相关推荐
-
从RCEP到缔约方国内法:个人信息保护与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规制探究
在数字经济时代,无孔不入的商业电子信息给个人生活空间造成了极具存在感的恶性侵扰,由于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指向具有强个人可识别性的接收人电子地址,在未获得接收人同意的情形下,该信息的发送无疑构成对个人信息 ...
-
天津对人脸信息采集说No,说说人脸识别的那些利与弊
近日有媒体报道,天津将立法禁止采集人脸识别信息,并将于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引起广泛关注.<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12月1日表决通过,规定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采集自然人信息的, ...
-
云亭法评|个人信息权保护前沿研究与案例分析
个人信息权保护前沿研究与案例分析 文/林浩鼎 李娜(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 前言: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排定备受关注的民法典草案在大会上全文公开.按照编纂工作计划,民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 ...
-
拒绝个人隐私“裸奔”,民法典时代这些行为要注意!
"房子需要装修吗?""您家宝宝的早教班选好了吗?""需要办理贷款服务吗?"--您是不是经常接到这些骚扰电话呢?那多半是因为个人信息" ...
-
陈根:从数字人格到数据资产,再谈信息保护
文/陈根 2003年,中国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着手部署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研究工作. 201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纳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 ...
-
民法典(人格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1032—1039)
第六章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 ...
-
民法典: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编 人 格 权 第六章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 ...
-
解读《民法典》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下)
文章来源 | 春晖大地 本文长约6900字,阅读需时23分钟 解读<民法典>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下) <解读民法典"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是南京邮电 ...
-
解读《民法典》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上)
文章来源 | 春晖大地 本文长约6900字,阅读需时23分钟 解读<民法典>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上) <解读民法典"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是南京邮电 ...
-
民法典规定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第六章名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本章总结我国既有立法经验(如<网络安全法>)和学界通说确立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规则.我国立法机关也正在起草个 ...
-
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81:关于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小编按] 帮助法律人准确掌握.正确适用<民法典> 为法律人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民法典>知识服务 是法信公号近期的首要任务 在我们相继推出 [民法典与九部现行法对照修改系列] [ ...
-
民法典 人格权 姓名权和名称权
第一千零一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一十三条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转让或者许可他人 ...
-
民法典首例!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
民法典首例!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
-
《民法典》解读三十八:网络暴力|名誉权|人格权|隐私权|网络暴力
互联网时代,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网络谣言.盗取及贩卖个人信息等侵犯个人人格权的现象屡有发生,公民的隐私权.个人信息等人格权益亟待保护. 而网络暴力则是一种互联网时代特有的.危害严重的.影响恶劣的暴力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