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急于削藩,让诸王人人自危,无形中给朱棣带来机会
相关推荐
-
靖难之役朱棣对抗朱允炆时,明朝其他藩王在做什么,只有两个行为
明朝建立后,一改宋朝重文轻武的思想,实行了一种与汉朝类似的政治制度,这就是:郡县制+分封制并存的局面,但是与汉朝又有所不同,因为明朝分封制之下的诸侯王主要是分封在边境地区,用来阻挡外族入侵的,尤其是蒙 ...
-
朱棣起兵4年仅有3郡之地,为何打下了南京其他地方就不战而降了?
明成祖朱棣,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为燕王,就藩北平,在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削藩以后起兵反抗,是为靖难之役,历时4年,最终打下南京城,坐上了皇位,成为了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 靖难之役期 ...
-
一代“妖僧”黑衣宰相姚广孝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姚广孝跟朱元璋初期可是同行,他十四岁的时候便剃度出家,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姚广孝游览嵩山寺时,遇到了相士袁珙,袁弘便给姚广孝看相后说道:"你的样貌眼 ...
-
朱棣的靖难之战,究竟是稳操胜券?还是九死一生?
朱元璋的分封塞王制度,本身是很高明的政治军事布局,历史上的朱棣靖难之战,居然能够成功,其实更多可以说是成功率极低的意外. 其实,塞王的真正直属的自身护卫其实并不比总兵强,塞王权力显得大是在皇帝命令下塞 ...
-
[人物传记] 聊聊建文帝之败
朱允炆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看着很青涩的脸. 明太祖朱元璋一定想不到,在他离开人世后不久,他苦 ...
-
古代多次发生削藩行动,为什么只有建文帝失败了?|建文帝|汉景帝|李景隆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是为明太祖. 两年后的1370年,朱元璋将除了皇太子之外的9个儿子全部封为藩王,赐予封地,"各有爵封,分镇诸国".这就意味着,朱 ...
-
建文帝朱允炆如果不逃跑,而是坐在宫中等朱棣,朱棣敢动他吗?
在很多人的眼中,若是说在朱元璋的众多子嗣中哪一个最为像他,那么便非朱棣莫属.在朱棣身上,我们可以见到朱元璋的影子,这论谁见了都是得承认的.只是,朱元璋并没有选择让朱棣继承自己的皇位,他觉得,像他朱元璋 ...
-
如果建文帝朱允炆采用卓敬的建议削藩,朱棣可能彻底没机会了
如果建文帝朱允炆采用卓敬的建议削藩,朱棣可能彻底没机会了
-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一年削掉五位藩王,他为何这样着急削藩?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便削藩,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那我们看看第一年就直接削掉五位藩王的建文帝,为什么这么着急削藩? 建文帝是一个书生气十分浓厚的人,也是受到其父亲的影响,在朱元璋眼里朱允炆就有些懦弱,甚至朱 ...
-
建文帝朱允炆的墓被找到,600多年的悬案浮出水面,才知逃到此地
建文帝朱允炆的墓被找到,600多年的悬案浮出水面,才知逃到此地.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也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原本朱元璋最中意的是长子朱标,奈何天妒英才,慎重考虑后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孙子.明洪 ...
-
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派耿炳文统兵讨伐,朱棣在真定将其击败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并迅速控制了从北平到山海关的几乎所有军事重镇,麾下兵马达到数万人,那么,此时建文帝朱允炆在做什么呢?他在和方孝孺商议复古改制之事. 朱棣起兵十九天后, ...
-
朱棣曾找到过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又放过他,原因其实在这里
永乐十四年,朱棣召回胡濙,并任命他为礼部左侍郎,从小小的给事中一下子提拔为礼部的第二把手,胡濙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但只有朱棣和胡濙本人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对胡濙从事的秘密工作的报答. 十年前,胡濙接 ...
-
方孝孺:忠心耿耿,备受建文帝朱允炆倚重
方孝孺,字希直,他的父亲方克勤是洪武中期一名循规蹈矩的官吏,后来因空印案受牵连.方孝孺自幼机智敏捷,双目炯炯有神,每天都用心读书,被称为"小韩子".长大后跟随名儒宋濂学习,深受同辈 ...
-
【纪录片】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 改姓隐居 流亡海外说
【纪录片】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 改姓隐居 流亡海外说
-
【纪录片】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 逃出皇宫说
【纪录片】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 逃出皇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