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乡间丧事风俗|死姑母不送人情

死姑母不送人情
文/叶修德
从古到今,宁海乡间对人情相当注重,人情送多送少大有讲究,直系亲眷的人情要多送一点,叫重字人情,一般人的人情可以少送一点,叫相帮人情。拜堂时娘舅的人情最高,别的人人情钱不能超过娘舅,否则,娘舅会不高兴,不吃喜酒,摔杯而去,大喜日子会搞得不高兴。
但是姑母死,可以不送人情,为什么死姑母可以不送人情呢?
据说,早年间,宁海乡间有个村庄叫邬村,邬村有个邬太太,生育二个儿子,大儿子邬大夫妇孝顺娘,只是家里太贫穷,平常没有上等的食物孝顺娘。二儿子邬二家境比邬大好。但娶个妻子是母老虎,自已又是三十里方圆闻名的“气管炎”,家里有好吃的食物总是母老虎先尝,待母老虎尝饱滋味后,再给邬二吃,母老虎与邬二吃饱后,膏配碗脚再给邬大娘含着眼泪吃。邬二父亲过世早,邬大娘小脚女子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纺车纺出来的辛苦钱又被母老虎牢牢掌管。邬二娘舅也只是种点薄田,没有剩余钞票可以塞给邬二娘。只能时不时劝邬二待娘好一点,可是邬二无权,母老虎又时时顶撞老娘舅,老娘舅只能唉声叹气,只能背后责怪姐姐有眼无珠,娶个儿媳是个败坏门风的天狗星。
自然最基本的规律,人逃不过死亡。邬大见娘舅家境虽差,但待自已像亲生儿子一样好。在娘亡故,娘舅来奔丧时,夫妻俩远远就去跪接。并坚决不要娘舅的人情钱,说自己夫妻俩年青力壮,娘舅已进入老年,娘舅的儿子还不到赚钱的年龄,自已应该体贴娘舅。娘舅感动得热泪淋淋。
娘舅是个讲礼仪的人,邬大虽然不要人情钱,但还有邬二呢?娘舅这个面子是要争的,介多客人面前,绝不能失面子,准备到帐房处交人情钱。母老虎嘴巴快嗦嗦,听讲邬大不要媳舅人情钱,就泼妇地对邬大大骂起来。并对婆母的棺材拳打脚踢,娘舅气得格格抖,邬大不要人情钱,那么我今天送的人情钱就归于你母老虎了。性格越来越火爆的娘舅干干脆脆作出一个决定:不送人情了,娘舅的儿子,女儿朝姑母的棺材哭了一场。
围观村邻纷纷对母老虎指责,其中一个性格正直的秀才开言道:人情太重,尺八锅要端去卖。姑母的丧事就不要送人情了。秀才的话都博得众人好感。
自此以后,宁海乡下就流传一句俗语:死姑丈一担谷,死姑母一场哭。



作者简介
叶修德
叶修德,笔名时光不染。农民,农闲时爱好看书看报,写点小作品自乐,有作品在中央,省,市,县文艺刊物,广播电台发表,搜集整理民间故事集(宁海民俗故事),被县档案馆编印成册,因忙于农活,作品都是小儿科。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