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从历史走来,向未来走去——浅谈苏帮玉雕的历史与发展历程(中)
“苏帮”玉雕作为近代玉雕作品的四大流派之一(其他三派分别为以北京为代表的“京作”、上海为代表的“海派”、扬州为代表的“山子雕”),独具俏色艺术,作品浸润了文人文雅的气息,轻柔温和的江南水乡情调,充满诗情画意、俊秀雅致。“先相其理,后雕其玉”,俏色艺术创作要先读懂料,充分汲取传统工艺的精华,重视总体结构,达到“雅”“精”“渡”,最终实现惜料的目的。“苏帮玉雕”以中小件为主,其中以明清件、仿古件居多,涉及人物、动物、花鸟、山子、器皿等,做工精美而富有创意,“劲而不悍、柔而不弱、实而不显、巧而不作”。苏帮玉雕采用和田玉、红玛瑙、阿拉善玉等十余种上选材质,雕刻出的作品“机出自然,宛若天成”,备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和市场的追捧。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大民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崇玉、爱玉、藏玉、制玉的传统习俗在苏州及其周边地区悄然兴起。到本世纪,苏州玉雕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工艺文化产业,据不完全统计,苏州玉雕以前店后作坊式的工作室和个体为主,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在古城区的相王弄、南石皮弄一带集中了四五百家个体作坊,在园林路一条街就有40多家前店后作坊的工作室,在东渚、光福一带更是集中了大量的玉雕作坊和从业者,古城区观前地区内就集中有观前文化城、兴福玉器城、大成坊玉器古玩城、观前老凤祥银楼玉器商铺,以及相王玉器城、文庙古玩城等;就连分布于社区的菜场里,也时常有流动玉器摊贩出现。近几年玉器产销两旺。据估计,苏州玉器年经济总量近40亿。2008年苏州玉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为整合苏州市场玉石文化的资源,给苏州从事玉雕的人才提供一个技艺的交流平台,2007年经苏州市经信委、民政局批准成立,苏州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在2008年3月召开成立大会,它是市经信委主管下的苏州地区玉石雕刻、生产经营、玉文化推广宣传依法成立的行业性社会团体法人。目前会员单位超过900家、协会下设相王路玉雕专业委员会、南红专业委员会、光福玉石分会。并在北京、和田、太原、成都、石家庄、烟台、深圳、无锡8地设有办事处。

协会自成立以来,已连续成功承办了六届中国·苏州玉石文化节和四届中国(苏州)陆子冈杯玉石雕刻精品评展。极大地了提升了苏州玉石行业设计创新能力,在玉雕行业内,在广大爱玉、藏玉者的心目中已有广泛的影响力,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使苏州玉雕整体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使苏帮玉雕影响力在全国不断壮大。




















(完)
图:罐罐
文:原创
实习编辑:独木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