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善报

孝悌善报

薛包。笃行至孝。父娶后妻。分包出之。包号泣不去。至被杖。乃庐于舍外。旦入洒扫。父怒。又逐之。乃庐于里门。昏晨不废。积岁余。父母惭而还之。父母殁。弟子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奴婢引其老者。曰。与我共事久。若不能使也。田庐取其荒顿者。(顿废也) 曰。吾少时所理。意所恋也。器物取其朽败者。曰。吾素所服食。身口所安也。弟子数破其产。辄复赈给。拜侍中。称疾不起。有诏赐告归。加礼焉。年八十余终。(《刘平传序》)。

薛包后汉人,为人敦厚,事亲至孝。不幸母亲早年去世,父亲再娶后妻,后母心怀偏私,不愿与薛包同住,要他迁出,薛包伤心痛哭,不忍离去,以至遭受父母杖打,薛包不得已于是只好顺从父母心意,在屋外搭茅屋独居,每天早晨照常入内洒扫。父亲愤怒未消,又驱逐他,于是薛包就到里门另搭茅屋居住,心中毫无嫌怨,每天早晨仍然回家请安,夜晚为父母安铺床席,倍加谨慎孝敬,委婉事奉,从不间断,希望能得父母欢心。经过年余,父母惭愧,回心转意,于是让薛包回家居住,从此全家和乐相处,共享天伦之乐。   

父母去世以后,其弟要求分析财产,各自生活,薛包劝止不了,便将家产平分,年老奴婢都归自己,他说:「年老奴婢和我共事年久,你不能使唤。」田园庐舍荒凉顿废的,分给自己,说道:「这是我少年时代所经营整理的,心中系念不舍。」衣服家具,自己挑拣破旧的,并说:「这些是我平素穿着食用过的,比较适合我的身口。」兄弟分居以后,其弟不善经营,生活又奢侈浪费,数次将财产耗费破败。薛包关切开导,又屡次分自己所有,济助其弟。薛包如此孝亲爱弟的德行,早已传遍远近,后来被荐举任用为侍中,为人主亲信官职。   

直到薛包年老因病不起,皇上下诏赐准告老辞归,更受尊礼,享年八十余岁善终。

(0)

相关推荐

  • 民间故事:《善报与恶报》

    民间故事:《善报与恶报》

  • 孟县人物—薛抱素

    薛抱素,生卒年不详,字养真,河南怀庆府孟县人.事父母至孝,父母未言,辄得其意.所向友爱,诸弟无间言忤色.弟殁,抚侄如其所生,内外姻党咸爱服之.慷慨好施予,寇残中土,流殍过孟邑者,为室庐以栖之.不问其姓 ...

  • 石老师带你读《论语》(2)

    北京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整理版(带重点标记) 北京各区模拟题中有关<论语>的考题汇编(1) 北京各区模拟题中有关<论语>的考题汇编(2)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解析(一) ...

  • 【孝悌】赞舒城冯品扬

    [孝悌]赞舒城冯品扬 冯斌一鄂 冯家至孝好儿郎,当数舒城冯品扬. 暂搁教台鞭三尺,躬身侍母不知忙.

  •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有这几个好习惯的,命中善报将至

    汉代的贾谊在<新书>中写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懂得奉献自己内心之爱的人,他们终究能够迎来如春风沐雨般的慈爱. 你用金钱.智慧.善良和福气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 ...

  • 为何行善却没有善报、行恶也没有恶果

    文/龙吟师傅 龙吟师傅看到很多有宗教信仰的人都信奉"与人为善"的基本原则,相信只要一心向善,就会得到好报.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样一 ...

  • 尚善报:我的岁末年初 ——主题班会《我的未来不是梦》

    在濮阳 有一簇看似渺小实则坚韧的"蒲公英", 他们紧紧靠拢在一起, 默默生长,深深扎根. 他们凝心聚力,合作分享: 他们彼此借力,共同成长, 他们就是"蒲公英" ...

  • 干蛊利民善报

    苏威.少有至性.尝卖田宅.罄资产.赎元世雄及其妻子.仕隋为太子少保.文帝尝召威.及高颍.杨素等.谓曰.太史言朕祚运尽于三年.心甚忧懑.今欲营南山嶮处.与公等固之.如何.威曰.周文修德.旋地动之灾.宋景 ...

  • 增广贤文集92篇 人生苦短 孝悌为先

    不管家里贫富,三种碗不要买回家,不仅仅是迷信 01 原文 架上碗儿轮流转,媳妇自有做婆时.人生一世,如驹过隙.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02 译文 厨架上的碗碟轮流 ...

  • 善报恶报三世果报

    善报恶报三世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前世来世总是尘世,今生明生无非人生    20:51:16 : 您好 20:51:34 : 我87年的女兔和86年的女虎 20:52:12 : 目前状态和未来关系 ...

  • 孝悌在身奚为政——《论语》悟读【37】

    无益身心事莫为,孝悌在身奚为政. <论语>第二篇第二十一章: [原文]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善待)于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