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释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年后问斩,后来回来多少人?
相关推荐
-
郁土:史书中的陷阱
网上看到一帖: 贞观六年李世民批复死 刑犯名单时,突动恻隐之心,令全部死 囚犯释放回家过年,来年秋后,再回长安履约问斩. 死刑犯走了,如微尘般迅速失散.没人信他们会回-- 然而,次年秋,390 ...
-
李世民与390名囚犯的死亡之约
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来年秋收之后回来问斩,最后回来了多少人? 话说贞观六年腊月,天空飘着大雪,官员们陪同唐太宗李世民观雪,有陪同的官员说:"瑞雪兆丰年,看来我大唐来年又将会迎来一个盛世. ...
-
《资治通鉴》中有一个非常恐怖的细节,史书不敢明说,只好拐弯说
在历史上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叫唐太宗纵囚. <资治通鉴>记载: 辛末,帝亲录系囚,见应逝者,闵之,纵之归家,期以来秋来即死.仍然诏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390 ...
-
月榜图书|资治通鉴启示录
<资治通鉴启示录>,张国刚 著,中华书局 推荐理由 作为一部网罗宏富.体大深思的重要史书,<资治通鉴>记载了宋代以前一千多年治国理政的得失和丰富的社会人生 ...
-
唐太宗放390名死囚回家,约定过完年再回来问斩,年后一看傻眼了
李世民作为一位千古一帝,不管是军事还是政治上的成就,古往今来都难以被其他皇帝超越.不过,在登基成为皇帝之初,并没有人敢歌颂赞美他,毕竟他这个皇帝是靠着"玄武门之变"篡位夺来的,反对 ...
-
唐太宗放390名死囚回家,约定年后再回来问斩,结果无一人逃跑
李世民作为一位千古一帝,不管是军事还是政治上的成就,古往今来都难以被其他皇帝超越.不过,在登基成为皇帝之初,并没有人敢歌颂赞美他,毕竟他这个皇帝是靠着"玄武门之变"篡位夺来的,反对 ...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次年来问斩,年后回来多少人?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曾经随其父亲李渊征战多年,在太原起兵中,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李渊也答应他,建立王朝后任命他为太子.然而,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却并没有履行当年的承诺,而是立立 ...
-
唐太宗放390名死囚回乡,约定秋后回来问斩,多少人按约而归?
中国古代史里面有一个特别好玩的事件,这个事件叫做"太宗纵囚". 这个事件出自<资治通鉴>,里面是这样记载的:"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 ...
-
李世民放390名囚犯回家过年,与其约定次年问斩,最后来了多少人?
春秋战国时期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动乱不已的分裂时期,在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的同时,也催生出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九合诸侯的管仲,就将他的学说编录为<管子>,其中智慧的光芒 ...
-
李世民放390名囚犯“回家过年”,约定次年来问斩,最终来了多少人
唐太宗在历史上是一位传奇,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奇迹,而且使得大唐帝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存在. 所以唐太宗成为了历代帝王乃至现代人,都必须要学习借鉴的典范,他的一言一行以及诸多案例都成为 ...
-
唐太宗与390名死囚的死亡之约
唐太宗历来被称为有道明君,不仅表现在他的文治武功上,更表现在他的胸襟气度上.<资治通鉴>中的一段故事让人读来不禁会为唐太宗的气度折服,更感叹死囚的诚信:「辛末,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 ...
-
李世民放400名死囚回家探亲,约定第二年秋后回来问斩,回来一看傻眼了
"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虽然使君权至上,可是也需要司法的力量来维护秩序.那些犯了重罪的人们会被司法部门判决,个别情节特别严重的就会被秋后问 ...
-
李世民放死囚回家过年,难道不担心人跑了?
李世民放死囚回家过年,难道不担心人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