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伟:文学界的世纪老人 —— 楼适夷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现在提说这位先生,难免让许多人感到陌生。因为老先生刚迈进21世纪的头一年就急匆匆地跨鹤仙去,享年97岁,被称为文学界的“世纪老人”。岁月冲淡记忆也属自然,但在上个世纪,他的名字可说是如雷贯耳,他就是诞生于1905年的楼适夷。

楼适夷,原名楼锡春,浙江余姚人。1919年随父亲到上海谋生,十四岁就在一家钱庄当学徒。但他自幼年就挚爱文学,有见闻就纪录成文。当年的5月4日,暴发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这是高举“科学”和“民主”大旗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对他影响很大,也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1927年,他从事地下工作并参与文学活动,在《太阳月刊》《语丝》《萌芽》等刊物上发表作品。1929年去日本学习。1931年返回上海,参加“左联”、“文总”工作,编辑左翼作家联盟机关刊物《前哨》和《文学导报》。1932年出版短篇集《第三时期》。1933――1937年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入狱。在牢里翻译了高尔基的名著《在人间》。抗战后担任《新华日报》《文艺阵地》等报刊的编辑工作。1949年出版散文集《四明山杂记》。建国后历任东北军区后勤政治部宣传部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和顾问、作家出版社总编辑。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

楼适夷虽然在文学艺术界享有盛名,但为人极诚恳谦和,常怀一颗赤子之心,说话也不拐弯抹角,是非分明,深受大家的崇敬。
作家舒芜在回忆文章里说:“楼适夷先生是比我年长二十岁左右的前辈,老天真。似乎几十年的政治风风雨雨,没有把他的赤子之心淘洗干净。

我从楼先生送我的一本《话雨录》中读到他的一件事。他说:“不少朋友,要我编诗集,我答应不好,不答应也不好,有时则漫然应之,却从未动手。倒是呆在'牛棚’那会,承蒙造反小将,热情盛意,居然把从我那儿抄去的不少'黑诗’,编辑成集,附之铅锌,题曰:《楼适夷材料――供批判用》。”诗歌变成罪证,本是痛心的事,却被先生轻松化解,原谅无知小将的过失,把坏事变成好事,以德报怨,何等的大度!
楼适夷先生为人处世,总是那么乐观,脸上很少愁云。谈吐风趣幽默。他编了一本自己的诗歌集,删掉了不少诗作,说到原因,说的就很形象,也很别有趣味:“倒不是自悔少作。婴儿时代出屁股、含指头的照片,到老看看,原不妨顾影自怜,可是已经成人长大,如果穿的还是开裆裤,那就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了。”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文革期间,楼先生呆牛棚,进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别人显得痛苦不堪,他却表现神态自若,随遇而安,大口大口的吃饭,乐呵呵地笑谈。据传,他在饮食上从不挑肥揀瘦,大而化之闹出过笑话。他在干校每天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抓起漱口缸咕咚咕咚地喝几口冷浓茶,不管是隔夜的还是两天前剩下的茶水,一饮而尽。有一天,冷茶水下肚,觉得胃里有怪怪的一股腥味,他拨弄了一下茶缸,竟勾捞出一只死老鼠。大家都替他担心会闹病,他却仰脖子大笑,哇!品尝了新品种“鼠茶”异香啊!果然,他什么病也没生,依然健康的负重劳作。

我与楼先生接触的时候,先生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了。几次的登门拜访,先生的简朴、高深的学养,令我仰慕不已。先生待人坦诚,从不摆谱,以名人自居。很荣幸我敬他为师,在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但先生却我视为忘年交。与他促膝谈心,从不感到拘谨。他和谒可亲,有问必答,有时写信给他,他也是有信必复。宣纸的信笺,流利秀美的小楷书法,件件都成了我的珍藏。
楼适夷先生年轻时追随鲁迅先生,顽强地站在对敌斗争的前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在敌牢,英勇不屈,不怕牺牲,成为一个铁骨铮铮的共产主义战士。“四人帮”迫害他、折磨他,他从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他是一个强者。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楼先生也是一个血肉之躯,也有常人的情感,重情重义,谈及朋友的不幸遭遇时,他常常忍不住潸然泪下。
他从不谈自己在文革时经受过的苦难,但谈到老舍就悲愤交加:“这样一位热爱党,热爱人民与社会主义祖国的前辈作家,意然在林彪、'四人帮’残暴迫害下,遭到了悲惨的死亡!他的骨灰匣里,只是空空地放着他生前片刻不离的一副眼镜和一支笔。那只空空的骨灰匣,它并不空,它比什么都充实,它比什么都饱满,这匣中装满了千百万先生的读者对先生的爱,装满党和人民对先生一生劳作所表示的尊重和感谢!”他哽咽了,他哭了!

谈到著名翻译家傅雷时,他也一样的悲愤:“傅雷和他贤淑的夫人朱梅馥,在文化大革命初期,遭林彪、'四人帮’惨绝人寰的迫害,双双饮恨而死。每次想起他们,我的心发疼。傅雷可是一位刚直不阿,肝胆照人的朋友啊!”他仍然流下伤心的泪!
这就是楼适夷,一个可亲可敬的世纪老人!一个著名的诗人和作家!楼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六个年头,但党不会忘记他,人民全永远缅怀他,纪念他!
(2017年9月22日于北京,文中插图照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张士伟,1939年生于甘肃陇南。60年代加入中国作协为会员,曾以鲁婴、峙巍、欣秋等笔名发表小说、散文、戏曲电影剧本,偶写文学评论。中年后专门从事文学艺术理论研究。现已退休在北京养老。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