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日课183丨每一个成功者的基因里,都有一种不变的传承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荀子日课》第183讲。欢迎留言交流。

故国者,重任也,不以积持之则不立。故国者,世所以新者也,是惮;惮,非变也,改玉改行也。故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然而厌焉有千岁之国,何也?曰:援夫千岁之信法以持之也,安与夫千岁之信士为之也。人无百岁之寿,百有千岁之信士,何也?曰:以夫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信士矣。故与积礼义之君子为之,则王;与端诚信全之士为之,则霸;与权谋倾覆之人为之,则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而仁人之所务白也。善择之者,制人;不善择之者,人制之。(《荀子·王霸篇第十一》08)


故国者,重任也,不以积持之则不立。故国者,世所以新者也,是惮;惮,非变也,改玉改行也。

治理国家,是个沉重的担子,不依靠长期积累起来的礼义去治理,国家就不会巩固。所以,国家每一代都在更新,但这不过是继承性的更替,这种更替,并非变化,它不过是改变了贵族阶层的等级地位因而改变了他们的佩玉和步行要求罢了。惮,通禅,继承的意思。杨倞注曰:

自是改一王则改其所行之事,非法变也。或曰:《国语》襄王谓晋文公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玉,佩玉。行,步也。

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代更替,君臣地位的改变,并不是礼义上的变化,称不上变化。

故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然而厌焉有千岁之国,何也?曰:援夫千岁之信法以持之也,安与夫千岁之信士为之也。

一朝一代,君臣交替的时间都很短,为什么会有安然存在的千年之国呢?

回答是:因为国君采用了积累上千年的可靠的礼法来治理国家,又和坚守信法之士一起去实行的结果。

人无百岁之寿,百有千岁之信士,何也?曰:以夫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信士矣。

人没有上百年的寿命,却会有坚守信法之士,为什么呢?回答说:以千年的礼法来把握自己的人,这就是坚守信法之士。杨倞注曰:

以礼义自持者,则是千岁之士,不必寿千岁也。能自持则能持固也。

故与积礼义之君子为之,则王;与端诚信全之士为之,则霸;与权谋倾覆之人为之,则亡。

所以,和不断地奉行礼义的君子治理国家,就能称王天下;和端正、忠诚、守信、全德的人治理国家,就能称霸诸侯;和搞权术阴谋倾轧颠覆的人治理国家,就会灭亡。

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而仁人之所务白也。善择之者,制人;不善择之者,人制之。

这三种情况,是英明的君主要谨慎选择的,也是仁者一定要弄明白的。善于选择的,就能制服别人;不善于选择的,别人就会制服他。

一个国家,或者家族,抑或是个人,无论形式怎么变化,只要其内核信念不变,就会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积累壮大,不会被任何困难险阻打败。这就是一个国家的精神,一个家族的家风,一个人的品格。

有人说,自己没有传承。那为什么以自己为起点,从点滴开始,形成优秀的家风,传承下去呢?

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荀子日课》《家塾教学法》正式开讲。

关注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涵泳儒雅人生。

温故知新

荀子日课182丨建立什么样的原则,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荀子日课181丨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荀子日课180丨工于心计,太能算计的人,命都会很悲惨

荀子日课179丨信任是一种资本

荀子日课178丨凡事以合宜为原则

日课温故

老子道德经日课(全)附阅读书目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孟子温故(全) 14篇305讲

古本《大学》(全)36讲

《中庸》日课(全)60讲

涵泳诵读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上平十五卷全 (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二萧01 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二萧02 寒天鸳帐酒,夜月凤台箫(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二萧03 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三肴01 潘岳不忘《秋兴赋》,边韶常被昼眠嘲(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三肴02 淡而如水,实为君子神交(诵读版)

家风传承

家训丨曾国藩教子书(全)

家训《聪训斋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家训《澄怀园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

读书

中国人必读的《资治通鉴》,多少人一生都看不完,这套书帮我们读通读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