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忆贫穷【征文】
相关推荐
-
【乡土】双抢
马上就是小雪节气了,我突然想起了搞双抢,按时节来说,双抢早就过了好几个月,我却不合时宜地想起它,想得有点莫名其妙,真是莫名其妙的. 双抢是南方农村最有特色的农时了,主要包括两项任务,一是抢收早稻,二是 ...
-
感恩父母(4)/ 母亲节说母亲
万万没想到,合肥的大发展,竟然牵连到了我的老家. 我的老家离合肥百里之遥,在庐江县郭河镇郭河村,村庄毗邻街镇,交通方便,屋前方塘百亩,柳树环绕,风景秀丽. 这块风水宝地,我们王家在此繁衍生息百多年 ...
-
种苞谷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图片与本文无关) "这不是我们进不进城的问题,农村的地整来荒起要不得--",父亲有点生气的说,我赶快转变话题和父亲继续摆龙门阵 ...
-
再忆“双抢”
今天是入伏的第二天,阳光铺洒马路对面的楼顶上,尽管隔着一层窗玻璃,我都能明显感觉出烈日的火焰.加上办公室空调失灵,让我再一次忆起三十年前的"双抢". 一想起"双抢&quo ...
-
陈国兵:我和我的祖国——谨以此文献给祖国和爱着她的人民|散文
聂延力:责任田(外一章)|散文 文/陈国兵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1970年8月,在一个月圆之夜,我降临了. 听母亲说,我出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伸手紧紧地抓住放在地上的一只点油灯的碗.赶来帮忙接生的四 ...
-
曾青艳:不只情深
不只情深 文/曾青艳(深圳) 回忆小时候,记得母亲常常站在自家门前的晒谷坪上,眼睛看向很远,看向父亲做工的地方,明明父亲是山后面的那头做工,母亲似乎也能看到父亲一样,那一种眼神,那一种牵挂! 一边远望 ...
-
悦读丨豫南的风景!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文丨汤纪伟 01 婉儿走在 ...
-
2021年07月09日 星期五 第A11版:月光城·民间
朱腊梅 推开院门,院子里静悄悄的,母亲果然不在家. 门前稻场上的几只鸭子因了人来,嘎嘎惊叫着,摇摇晃晃着跑开.远处墙角,桂花树下的一群鸡却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依旧悠闲地在树下的枯叶里扒拉着. 掩上院门 ...
-
母亲携我们重生……
"想要得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就要让生活看得见你们的努力.要想重生就得脱胎换骨."一家人吃过晚饭,母亲又和我们兄弟四个聊起了如何努力,如何重生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老四说:"我 ...
-
散文||泪忆贫穷【征文】
泪忆贫穷 有首富就有首穷.我家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困难户,在我未出生之前,贫穷就在我家生了根,发了芽,与贫穷作斗争一直贯穿着我的幼年.童年.少年及青年时期. (一) 贫穷差点让我失去大弟.我于1970年 ...
-
散文||忆童年的祭灶【征文】
忆童年的祭灶 我家住在豫东平原极偏僻的农村.我的童年是在兵荒马乱,艰难困苦之中熬过来的.虽然那时日子很苦,但那浓浓的年味,仍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每当进入腊月,村里的"盘鼔会"就热闹 ...
-
散文||最贫穷的是没有理想【征文】
最贫穷的是没有理想 <冬歌文苑>正开展关于贫穷的征文活动,引发了我对贫穷的思考. 我这一辈子都觉得自己贫穷,不是最贫穷也算很贫穷,最低也是个贫穷的人. 从打记忆起,我们家很穷.首先是借房子 ...
-
散文||从贫穷中走来【征文】
从贫穷中走来 周银平||河北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的家乡格外的贫穷. 绝大部分人家住的是土坯房,屋里.院子里经常能看到老鼠的影子,许多老房子年久失修,夏天遇到老天下雨的时候,常常是外边下大雨,屋里下 ...
-
散文||咀嚼贫穷的味道【征文】
咀嚼贫穷的味道 贫穷和苦难往往是孪生姐妹,总在人最难的时候降生,来了又似久别的恋人般不肯离去. 我的童年乃至青少年都一直和"穷"字交朋友,一个"穷"字,就像影子 ...
-
散文||与贫穷掰手腕【征文】
与贫穷掰手腕 提起小时候,我好像对贫穷没有太多的感触,因为从来没为吃饭而愁过.父亲一直做村里会计,母亲很能干,做饭好吃,家里又干净.宽敞.电影队下乡放电影,都是住在我家的.不管县里还是公社的工作组,只 ...
-
散文||跨过贫穷的山梁【征文】
跨过贫穷的山梁 下班回家需要越过一道山梁,路过县城二中校门口,那段路真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有各式汽车,各种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等,汇聚这里接送自家小孩上.下学,天天如此,车流中是忙碌的交通警察,不 ...
-
散文||面对贫穷作何选择【征文】
面对贫穷作何选择 贫穷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当你面对贫穷作何选择. 我父亲只读过小学二年级,那个年代家家贫穷,我父亲作为家里的长子,责无旁贷,需要早早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至今,父亲和我们聊起那段经历, ...
-
散文||关于贫穷的记忆【征文】
关于贫穷的记忆 "妈妈,今天的粥稠吗?"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一段日子里,一个三岁男孩坐在门槛上,当他看到妈妈从生产队的食堂端着一盆米粥迎面走来时,便站起身向妈妈问道. 从男孩的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