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一棵来自战国的古树

在城市里,百年以上的古树并不多见,在乡野中,千年以上的古树难得一觅,而2000年以上的古树,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也是屈指可数的。毕竟,绝大多数树种是活不了2000年的,即使能够活2000年的树,也需要幸运地躲过了砍伐、火灾、水灾、虫害等等各种天灾人祸。

而我们今天要去寻找的这棵蚬木,已经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了2300多年,2300多年前是什么概念,那时的中国还处于战国时期,秦楚韩赵魏齐燕还在群雄争霸,春申君、孟尝君、廉颇、蔺相如、吴起、商鞅……这些历史书上的名字正在叱咤风云,日后一统江山的秦始皇还未出生,而这棵蚬木已经在这片大山里生根发芽,开始茁壮成长。

前往蚬木王的路程虽然曲折,但风景非常不错,一路的喀斯特地貌,路况也很好。

回望山坡上,刚才就是从上方的隧道绕行下来的。

尽管是节假日期间,很多热门景点已经堵到不能动弹,但这里犹如世外桃源。

穿越大片的蔗田,一路上除了几位收甘蔗的村民外,鲜见有人。

蚬木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武德乡三联村陇呼屯,原以为这里会十分偏僻,没想到不仅有指引,居然还有一个专门的蚬木王停车场。

村民家的房子刷得雪白,上面还画了几只猴子,这可不是普通的猴子,这里是白头叶猴的家园,国家级弄岗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之一。

蚬木王离陇呼屯也就一两百米,更没想到的是,居然还有人收10元的环境保护费。

远远望去,四棵巨大的蚬木并立于山崖之下,最右边那棵最大的就是蚬木王了。

中国人有供奉古树为神灵的传统,能活2000年的古树,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方神灵。

山脚下有两块宣传牌,其中一块上有蚬木王的传说,壮族斎板仪式等的介绍。

另一块上则是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蚬木王的介绍。

这棵2300年的蚬木不仅是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镇山之宝,也是华南地区最古老的一棵巨树。

蚬木王的神灵之位,摆满了香火及供品,可见当地人对蚬木王是十分尊重的。

这棵巨树离龙州县城28公里,直线距离中越边境也就30公里左右。

沿着喀斯特石灰岩上凿出来的阶梯上山,没走几分钟就可以看到蚬木王了。

蚬木王树高48.5米,大约相当于16层楼高,胸径3米,需要12人才能合抱,单株材积106立方,站在树脚下,一眼望不到顶。

也许你会说这2300多年的树貌似也不是特别粗大啊,所以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蚬木这个树种。

蚬木属于椴树科,蚬木属的常绿大乔木,渐危种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和云南部分海拔700至900米热带石灰岩山地。

蚬木生长缓慢,材质紧密,入水即沉,敲击会发出金属一样的铿镪声,砍伐和加工都十分困难,甚至钉子也钉不进去,可以说是“刀枪不入”的钢铁木材,所以蚬木是做砧板的最好材料。

蚬木之所以如此坚硬,除了本身生长十分缓慢、纹理致密外,还由于它多生于石灰岩山地,为了吸取养分,它将树根深深地扎进岩缝中,吸收了许多钙质矿物,聚集在木质中,因而变得格外坚硬。

蚬木王旁边立着一块蚬木王神灵对善恶奖惩的牌子,虽说不一定科学,但善恶因果报应,对这株古树的保护还是有效的。

仔细看,你就会发现在蚬木王的根部以上有一道明显的伐痕,据介绍,文革期间,有人为了“破四旧”,想要砍伐蚬木王,结果在砍伐的时候,突然间晴天霹雳、电闪雷鸣,伐木者吓得赶紧跑掉了。

不管怎么说吧,蚬木王是躲过了一劫,它经历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如果被毁在了现代,那实在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离开蚬木王,也别错过旁边的另外三棵蚬木,虽说它们不如蚬木王巨大,但每一棵也有数百上千年的树龄了。

大家还会奇怪,为什么这种树叫做蚬木,蚬是一种贝壳啊。其实树名来源于树木的纹理,蚬木的横断面上,年轮一边宽一边窄,酷似蚬壳上的纹理,所以被称为“蚬木”。

它们的根部在贫瘠的石灰岩中蜿蜒,为了吸取更多的水分和养料,深深扎入石头之中。

这几棵巨树,在森林中挺拔向上,成为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一处重要景观,希望它们茁壮生长,能够活到下一个千年。

中国最古老的树大概是陕西黄帝陵中的“轩辕柏”,据说是轩辕黄帝在在5000多年前亲手种植,另还有几棵树龄3000年以上的古树,多是柏树和银杏,而就蚬木来说,龙州县陇呼屯的这棵,该是名副其实的蚬木王了,从树龄和高度上来说,都当之无愧。

我尤其喜欢古树,每一棵古树都是神灵,你还知道哪些古树呢?可以在文末留言,有机会我再专程去拜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