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枪手》能排进年度前五,这部单纯讲作弊的电影好看在哪?

很多人上学都作过弊,我也不例外。但记忆中考试传纸条这种冒险行为比较少,一般都是自给自足,比如把很长的小纸条折起来揣在兜里,考试的时候偷偷摸摸看,我还试过一次,很用力的把一些公式的印迹留在一张比较厚的白纸上,监考的老师看着就是一张白纸而已。

每一次考试都是一道难关,对于学渣更是如此,哪怕是如今毕业十余年,回想起考试还是心有余悸,这是《天才枪手》能够吸引到观众的天然优势,想到这里,似乎这部电影也没多么了不起,可是在这之前,是否有一个导演敢于仅仅围绕作弊这件事来拍成一部电影呢?

这是《天才枪手》最大的优点,130分钟的电影不短小但绝对精悍,从头至尾紧紧围绕作弊叙事,从普通的期中考试,到最后能够敲开美国顶尖学府大门的STIC考试,紧张程度步步升级,各种跌宕起伏和神反转,让人数次屏住呼吸,结束之后才发现,手上捧着的爆米花竟然忘了吃。反观国内很多编剧,他们在创作剧本的时候通常都喜欢把格局放大,把元素增多,哪怕是聚焦到校园的青春题材,也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为什么就不能像《天才枪手》这样专注呢。

另一个优点,是演员们集体演技在线,特别是女主角。这部电影的演员都很陌生,女主角的长相和气质也不太有亲和力。能得到观众的认同,只能靠出彩的表现了。不同的几场考试,女主角有不同的情绪表达,比如第一次考场上作弊,因为她的胸有成竹,以及想到用弹奏钢琴来作为作弊的暗号,她作弊的堂而皇之、沾沾自喜,而最后STIC的考场上,观众能充分感知到她的紧张、不安,以及最后被保安跟踪一路时的恐惧,这场追逐戏拍的特别棒,肩扛摄影的拍摄手法恰到好处,演员每个表情和动作都非常到位,让人把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可以说,电影的成功,有一半是电影的功劳,当然也要归功于选角导演,试想一下,如果同样的剧本落在中国导演手上,换哪一个流量小花,都难免会导致电影的全盘崩塌。

有趣的是,电影肯定了学生作弊是错的,不过同时也没有把学校和教师描绘的多高尚。那个女校长故意让琳和班克竞争,还真是心机婊,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缘起,导致剥夺了琳拿奖学金留学的机会,可能就不会一错再错了;收学费之外又收赞助费也带有很强烈的批判性,在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一个细节很有趣,第一次考试的时候,琳发现考题和之前看过的辅导资料一模一样,瞬间明白老师是利用收费补课给学生透题,这一点中国观众恐怕也是会心一笑吧。

当然,电影也不是没有缺点。最大的问题出在人物动机上,琳那么理智、冷静,不太可能会为了作弊赚钱而丢掉大好前途,特别是到了结尾,在对教育和学校极度失望的前提下,她的转变实在太突然了,与理不通,只能理解为,泰国和我们一样,有他们自己一套审查机制,只有将结尾处理成这样,才能顺利过审吧!不过不管怎么说,《天才枪手》在我今年看过的电影里,能排进前五,整个十月份,没有比它更值得看的电影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