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预防贫血,多吃这些食物

糖尿病患者因营养失衡,容易缺铁。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者往往胃肠功能紊乱,吸收能力降低,也容易出现铁缺乏。可能诱发缺铁性贫血。

如何预防铁缺乏呢?

多进食富含铁的食物

肉类食物的血红素铁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铁含量通常超过25%以上,而大部分蔬菜、谷类和豆类中的铁主要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比如菠菜中的铁只能吸收2.0%左右。

因此,补铁应以增加畜肉、禽肉、动物血及肝脏等动物性食物为主。

缺铁性贫血患者应改变偏食和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不一味追求素食或盲目节食,节食者也应适当补充动物性食物,特别是相对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幼儿、青少年、育龄妇女和老年人等平时更应重视补充富含铁的食物。

黑木耳、紫菜和黑芝麻等非动物性食物含铁也很丰富,可增加摄入量。

如有慢性胃肠道疾病、食欲不佳、消化不良或咀嚼有困难的病人,烹饪时可将食物切细切碎做成肉末、肉泥、肝泥、菜末或菜泥等形式。

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

预防缺铁性贫血应摄入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蔬菜中的铁虽然吸收率相对较低,但富含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水果中除维生素C外,枸橼酸和果糖等也有助于铁吸收,可通过进食新鲜水果或随餐饮用鲜果汁以促进铁的吸收。

减少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食物中的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钙和锌等会影响铁的吸收,咖啡和可可中的多酚类物质也会影响铁吸收,应避免上述食物与富含铁的食物同食。

饮茶宜在餐后1-2小时,富含草酸的蔬菜应先在水里焯一下,去掉草酸等物质再烹饪。

富含钙的牛奶及其他乳制品可作为餐间点心食用,而不建议随餐食用。

也可以将含抑制铁吸收的营养素的食物放在含铁量最低的一餐中食用,如可在食用含铁量低的谷类早餐时饮用茶或乳制品。

作者:湖北省武汉市铁路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张智燕 闫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