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传统山水画欣赏(二):《匡庐图》
相关推荐
-
经典作品语汇品读 之《匡庐图》——荆浩皴天惊石破 笔墨和德系生生
温馨提示:本文的完整标题是:北宗山水(网络缩编版)经典作品语汇品读 之 <匡庐图>(局部)--荆浩皴天惊石破 笔墨和德系生生 <匡庐图>是北宗山水开山之作,因其笔墨及作品的风神 ...
-
巨碑式山水画构图
南朝的谢赫在"六法"中提出了"经营位置"的理论,说明古代的画家是十分重视画面的构图的.在山水画中,有一类被称为"巨碑式"的构图样式,这类画作 ...
-
荆浩《笔法论》
荆浩<笔法论>研究 作者:易扬 荆浩(字浩然)是五代后梁时有名的山水画家,在隋唐山水画发展的基础上,另辟出别种面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画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参照点.他的< ...
-
洪谷之内画太行,荆浩
匡庐图 绢本水墨 185.8x106.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五代之前的山水画树法.石法.山法都是先用线勾勒,然后直接用水墨颜色渲染,没有在勾完之后去皴和擦.直到五代时期,荆浩在<匡庐图> ...
-
五代时期荆浩十一幅绘画作品赏析
五代十国时,虽然国家四分五裂战乱连年,南唐都城所在地却相对平稳,于是有了书画艺术的一个发展高峰期.特别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些画家在唐代以青绿或水墨青绿在屏障上挥写大山大水或松石林木的基础上, ...
-
名家山水画《匡庐图》欣赏
登庐山 (明代)唐寅 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移家欲往屏风叠,骑驴来看香炉峰. 江上乌帽谁涉水,岩际白衣人采松. 古句摩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 排名不分先后 宋文治 匡庐飞瀑 荆浩 (款 ...
-
“全景式山水画”巨擘:荆浩《匡庐图》
一座百丈危峰雄踞画面正中,云顶四面峻厚,整体秀拔欲动,奇巍又稳定:周围群峰攒聚,如众笏朝圣.飞瀑一线,奔腾而下,层叠流落,楼阁.桥梁.村舍.山林,曲曲掩映,或隐或现,构成丰富无穷的景观. 当代作家冯骥 ...
-
(洞天)传统山水画欣赏(三):《洞天山堂图》
宋-金 佚名<洞天山堂>(传董源) <洞天山堂>曾长期被认为是五代董源(元)的画作,不过它的真正作者,可能是北宋灭亡后被金人掳掠至北方的画家所绘.其设色虽然不是十分浓重,然远山 ...
-
(洞天)传统山水画欣赏(一):《山弈候约图》(辽)
辽代,佚名, 设色绢本,纵106.5厘米,横54厘米.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此画于1974年在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七号辽墓出土,无作者名款及印记.画面绘有峰峦峭拔,杉松茂密,厅堂深锁.岭坪上两人对弈. ...
-
名家山水画《匡庐图》
登庐山 (明代)唐寅 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移家欲往屏风叠,骑驴来看香炉峰. 江上乌帽谁涉水,岩际白衣人采松. 古句摩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 排名不分先后 宋文治 匡庐飞瀑 荆浩 (款 ...
-
天津.刘子久的传统山水画欣赏(1)
作者:求是2013来了 刘子久(1891.5-1975.3)别名饮湖.光城,天津人,人民美术教育家.博物学家.初学测量,继嗜国画.1920年在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学山水.花卉.1927年参加湖社画会,任导 ...
-
天津.刘子久的传统山水画欣赏(2)
天津.刘子久的传统山水画欣赏(2) 作者:求是2013来了 刘子久(1891.5-1975.3)别名饮湖.光城,天津人,人民美术教育家.博物学家.初学测量,继嗜国画.1920年在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学 ...
-
天津.刘子久的传统山水画欣赏(3)
天津.刘子久的传统山水画欣赏(3) 作者:求是2013来了 刘子久(1891.5-1975.3)别名饮湖.光城,天津人,人民美术教育家.博物学家.初学测量,继嗜国画.1920年在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学 ...
-
上海.汤哲明的传统山水画欣赏
作者:求是2013来了 汤哲明,1970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萧山.2005年毕业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博士学位.曾任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编审.现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为硕士生导师.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