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23)

第二十三讲    讲于2013年3月10日

前两天电视报道了承德有一个八卦井,里面的水冬暖夏凉,夏天能把矿泉水和啤酒冻成冰疙瘩,冬天特别暖和。老百姓在家里打井,用老办法找水位置,把一粒黄豆放到地下。然后用碗扣住黄豆,找好几个不同的点,过几天看哪个黄豆涨得大,就是那里水汽大,就在那里打井。在大冬天打井,打到七八米深的时候,里面已经热得受不了了。他就怕了不知道怎么回事,没打找水就不敢再打了。而且里面都是石头、没有土,第二年夏天他就把那个坑当成了地窖,放进去的东西都冻了。

这就是天地造化,就要联系到天地阳气的运行,冬天阳气就蛰藏到下面,下面是热的,夏天阳气就上来了。下面是寒的上面是热的,所以我就考虑六经的名称,我就画了一个图。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就是观察天上和地下阳气的多少,在天地之间如何运行的。五运六气里面,六之气太阳寒水冬天的时候整个阳气都在地下了,上面是冰雪地下是热的,是根据地下阳气的多少起名字的。太阳就是大阳都跑到下面了,底下的阳气旺盛。厥阴的时候就是春天了,阳气要往上浮升了一点,最底下阴气就开始升一点,厥就是到头了。二之气少阴君火时阳气上到地上一半的时候,最底下也是一半的阴气,阴气比厥阴多了一点叫少阴。

少阳是三之气,上面的阳气更多了,下面的阳气更少了,所以叫少阳。到四之气太阴是地下全部都是阴了,阳气都上来了是到夏天了,伏天最热的时候。相火和君火都跑到上面了,下面已经纯阴无阳了。到五之气阳明的时候阳气又要往下潜藏,下面的阳气更多了。到六之气太阳的时候阳气又全部下去了,所以古人更注重地下,也是人的体内阴阳的变化。

厥阴风气是冬至那一天开始的,地下封藏的阳气动而上升,时间到了立春阳生于地上。其气为温,而地下温热的井泉之水温度便开始下降,地下一阴厥始故称厥也,阳气蠢动,风和日暖,冻解冰消。霜雪化为雨水,润泽大地万物,有了温度就有了湿度了。咱么对肝脏要有所了解,治肝要给它温度和湿度,补肾的阳气就能给肝阳气,可以用附子和干姜等药物,然后用当归、阿胶、白芍等药物补她的阴,肝木要想柔必须要有湿度和温度。

万物随蛰藏的阳气生发,而被惊动起来,阳气发动而化风。风气四达,草木生发,木旺于春,故曰风木。厥阴风木主令曰风化,风主疏泄,和暖的春风从东南方向吹来,阳气就被吹上来了。春天刮的是和风和暖风,不像冬天刮的是烈风、飓风,那就是水气不潜气太过了。风化和平,阳气四布,天温气和,万物萌生。所以这个时间就主生,所谓生发之气是为敷合,木则以平,阳生阴木,物化宣平。这是内经上说的,时应于春,在人为厥阴风气。所以在春天不要逆其气,万物都在生发,要生而勿杀、赏而勿夺。

如果冬温阳气潜藏的不好,就和当年闹的非典一样,冬不藏精,春必温病。春天阳气需要生发的时候一下就生发上去了,太热了就容易造成瘟疫和温病。人如果冬天房劳过度,没有收藏住肾气,在这种环境下,天气太热出大汗。或者冬天脱了衣服锻炼出大汗、冬天屋里太温暖,春天就容易闹头晕、血压就上去了,再就是脑中风、脑出血。到夏天是阳气最旺的时候,二阳相争就容易犯病。疫病有风疹、猩红热,六淫之气的过或不及都叫淫,风寒暑湿燥火不正常,这是春行夏令。

生发不及叫倒春寒,春天该温不温倒冷,这时春行冬令。阴寒太多,生发不畅,阴气还凝结着,阳气就郁闭住了。发生内热,人体的阳气发不上来,然后春伤于风。冬伤于寒并不是伤于风寒,是伤于寒水蛰藏之令气。冬天该藏没藏好,冬天人体皮毛都闭塞着,寒风进不去。没藏好皮毛打开了才会被寒气所伤。

然后春伤于风,春天天和日暖,人体的汗毛孔都打开了。风性疏泄,人不会伤于风。是伤于春木生发之令气,都在升发的时候,突然来了冬天的凉气,就逆到生气了。你出汗吹着春风都没事,是被不该有的冷水寒气伤到的。所以老百姓要春捂秋冻,人体的生机都在生起,像嫩芽一样往上生长的时候,寒凉就会伤到他的阳气。所以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日本人每年春天遍地都是戴口罩的,就是这个原因。他们以为是花粉病,实际上是受了寒了。牛奶这种至阴寒的东西就伤到他们稚阳之气了。这时像绿豆一类寒凉的东西就不要吃了,春天可以吃一点微辣的东西,助他的阳气升发,对生机是有好处的。

但是你冬天不藏春天再吃辛辣的,那就是二阳相争就过了,人以此地顺天之意,不吃过酸、过凉的东西。否则就会抑制人的生机,人身的心主血脉,肝藏血。心脏管的是泵的活力,肝脏是把血液过滤藏起来。冬天过于寒冷,血液就不温了。血得温则行,不温就不行,得寒则凝。血和水液的道理是一样的,春天时候河水都冻的不流,人体的血液遇寒也可就不流了,不流就会产生淤血。如果到春天肝寒,肝藏血液不行就容易得脑血栓。太过是脑出血,不及就是脑血栓、脑中风,西医叫脑梗塞。

这就是脑梗塞形成的原因,咱们中医治脑梗塞有更好的办法,预防也有办法,得到了再治已经显晚了。大脑已经坏死就不好治疗了,堵住严重就偏瘫了。肝脏血管淤住有了血块,大了就冲走了,冲到脑子里就是脑梗塞,冲到心脏就是心梗。心脑血管病就是木寒和火寒,把肝脏阳气打上去就能治淤血。

去年我治了一个脑梗塞兆中风,几剂药脚就正了,用小续命汤加减治疗,省事、效果好、不留后遗症。现在人们每年输两次液不管用,症状是手脚麻、舌头歪、半边脸麻。单独面瘫不一定是脑子的问题,是脑梗塞前兆,就是有血块堵住了,但不是很厉害,堵住眼睛就瞎了。这个病人家西北角是灶火,他就半边舌头和脸麻,心脏也不好、火力不足。喝了五副小续命汤就纠正过来了。住高层灶火动不了,我让他买了两个乌龟放到那里了。

前两天他又去我那里了,说他的脑子又显不舒服,一问是他把放乌龟的鱼缸挪走了。死了一个乌龟是替他抗煞呢,我让他又买了一个放在原位。咱们中医要是学了风水就是如虎添翼,张仲景在他的序论中说余宿尚方术,他对这些特别有研究。伤寒论只把方留下来了,术成了秘传了,没有公开在单传。现在又说得到张仲景的伤寒杂术了,我在网上看了还不如咱们春江书院的风水来得快呢,看看家里就能预测你将发生什么事情。他们是根据铁板神数的道理来的,比较麻烦,张仲景判断王粲二十年后死亡就是根据术数推断出来的。根据生辰八字知道人在多年后得什么病,咱们学到真正的医术和风水术是了不起的。

还有一位女士脚已经显往里面扣了,她是糖尿病,血液本来就不太好。吃了几副小续命汤脚就正过来了,治疗的靶点就在肝上,你觉得肝寒就吃几副,保证你不得病。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先把自己搞好,才能去给别人治病。很多医生已经栓住了还给别人开方子呢,这就不太好看了。小续命汤里的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是麻黄汤,再加上川芎、当归、党参、干姜、生石膏、防己。这是《古今验录》里面的方子,后来又收载到《千金要方》里面,有大小续命汤,肯定是经方。

麻黄汤在辅行诀里面又叫青龙汤,是宣发之方,针对的就是肝脏。麻黄的用量比较大,咱们现在在都不敢用太大量的麻黄,一般都是十克。我在这个方子里用了20克以上,麻黄用量大了就走脑子,药之秘在于药量。生麻黄能把脑子里面的血管打开,专治寒凝和淤血。生麻黄之地冬不见雪,长麻黄的地方冬天就没有雪,你说它的阳气有多旺盛。阳气上去淤血就冲开了,不用活血药。

桂枝用20克,辛味药直接去暖肝。当归二十克平和要多少都没事,润肝、养肝血,川芎量大可以走头,最少得20克。麻黄汤又叫还魂汤,肝主魂,人不行了,一剂麻黄汤下去又有呼吸了。中煤气人脑子缺血、缺氧了,麻黄汤就把人脑子里的氧气提上来了。杏仁15克、炙甘草10克、川芎20克、当归15克、党参15克、干姜15克、生石膏15克。很多脑中风的人脸是红的、口渴,就用生石膏,如果脸是白色的、口不渴就不要用了。

口渴、心烦、面红、阳明上火了才可以用石膏,把热降下来。麻黄、桂枝、川芎是左升通阳,石膏把右边降下去,右降就是左升,左升就是右降,它是一个道理。偏瘫的人手脚都肿了,防己就能去湿、通经络,可以用10克、12克。15克都可以。小续命汤可以救急,确定他肝脉沉,有中风先兆都可以用,是木火不及出现脑梗塞可能的症状。脑出血就不能用这个方子,就正好相反了,肝脉洪大使用就会造成脑出血了。

视频连接:

//v.youku.com/v_show/id_XNTI2MTIzMzMy.html

(0)

相关推荐

  • 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寒湿体质性的脑硬化

    一个女的六十五岁头发枯萎.面色焦黑.比较苍老.乏力倦怠.失眠多梦.头昏眼花右膕窝疼痛.多饮脉紧!麻黄体质.给她续命汤!麻黄6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党参15克.石膏20克.石斛20克当归 ...

  • 续命汤针对寒湿引起的失眠,脑梗等

    ​一个女的六十五岁头发枯萎.面色焦黑.比较苍老.乏力倦怠.失眠多梦.头昏眼花右膕窝疼痛.多饮脉紧!麻黄体质.给她续命汤!麻黄6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党参15克.石膏20克.石斛20克当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32)

    这一段时间我在研究辅行诀,有一些新的收获,在原来的基础上,理论又往深处扩展了很多.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拿出来一起学习一下,所有的生物的等级和所在的时空不一样,他们分化的程度就不一样,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生物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四圣心源:劳伤解;中气升降生阴阳 (58)

    咱们还继续回到四圣心源,一是要有始有终,再就是咱们没有基础直接学伤寒论比较不容易,学好黄元御的理论对我们学习伤寒论会有很大的帮助.咱们接着学习四圣心源的劳伤解部分,黄元御说人不能有生而无死,而死多不尽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四圣心源劳伤解:阴虚阳虚(61)

    下面咱们继续四圣心源的劳伤解的阴虚部分,水为阴,而阴生于肺胃,胃逆而肺金不敛,君相升泄,则心液消亡,而阴无生化之原.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半夏.五味,降摄肺胃之逆,元参清金而益水,牡蛎敛神而藏精.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辅行诀之虚实补泻(33)

    咱们讲了五味气化的原理,再谈谈陶弘景辅行诀认识.治病的思路,不一定去学他的死方.黄帝内经到现在还是有误差的,咱们再慢慢沉淀.研究,知道了生理的形成就知道病理了.生理就是体用之味平和了这个脏就正常,肝脏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辅行诀之陶弘景的五劳汤(35)

    五劳汤是治疗五脏虚劳的,五脏根本就不起作用了:咸味的旋覆花和茜草 小补肝汤的化味有的是山药,有的是炙甘草,这是因为传承不一样,有好几个版本.小补肝汤的用味药是桂枝和干姜,体味药是五味子,而在小泻肝汤里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116)

    第一百一十六讲  讲于2014年6月15日 一位38岁的女公司老总,体质较胖,近期突然身上乏力,一直口渴,头颈汗出厉害,齐颈而还,面红,睡着后浑身盗汗,腰痛,左脉沉细数,右手寸脉浮,关尺脉沉,月经正常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115)

    第一百一十五讲    讲于2014年6月1日 半夏厚朴汤有半夏.厚朴.云苓.苏叶.炙甘草,有风寒.表邪厉害配上桂枝,桂枝.甘草.半夏就是半夏散,少阴证的咽干得配上麻附辛.针对气郁造成痰气凝结,半夏可以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112)

    第一百一十二讲  讲于2014年5月25日 今天咱们讲中药生姜,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降逆止呕,泻满开郁,入肺胃而驱浊,走肝脾而行滞,荡胸中之瘀满,排胃里之壅遏,善通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111)

    第一百一十一讲   讲于2014年5月18日 弦脉病在少阳经用小柴胡汤,如果合并阳明腑证,包括胆囊和胰腺.因为胰腺和胆囊是在一起走一根管的,胆管不通容易引起胰腺炎.如果少阳经气化热就会循经入腑,长期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