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绯:周作人批评钱钟书
相关推荐
-
赏心悦目的新文学
新文学,曾经火遍中国,曾引无数藏家竞折腰,影响弥深,传播甚远,仅看其奢侈的四色套印封面,就足以让人魄散魂消,三尺垂涎,不胜感叹耳. 新文学,是五四以来有别于旧的文学形式的新生文学,是真正的百花齐放.百 ...
-
梅花草堂笔谈全文
笔记.明张大复著.十四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附<二谈>六卷,应为另一著作<闻雁斋笔谈>六卷之误.阿英跋语已有辨剖.此书多记明中叶以来作者家乡苏州一带的遗闻琐事.风 ...
-
阎开振:沈从文未入选当怪鲁迅吗
作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部"总集",<中国新文学大系>(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出版图书公司1935-1936 年出版.)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其中,由鲁迅负责编 ...
-
别了,夏志清(孙郁 等)
编者按 纽约当地时间2013年12月29日,著名文学批评家夏志清先生逝世.1月19日,夏先生葬礼在纽约坎贝尔殡仪馆举行.谨以这些文章遥祭远在大洋彼岸的夏志清先生,也以此纪念那些"白发如银的老 ...
-
《新新文学》文学平台给大家拜年啦!
<新新文学>文学平台给大家拜年啦 冬去春来好景年年有,辞旧迎新成绩步步高,<新新文学>在春花秋月间,走过流年的山高水长,走过2019年,这一年里畅游在文学的芳草地,在唐诗宋词的 ...
-
冷霜:废名为什么要谈新诗?
一 "废名君的著作在现代中国小说界有他独特的价值者,其第一的原因是其文章之美."1931年,周作人在<<枣>和<桥>的序>里曾这样称赞他爱徒废名 ...
-
周作人俞平伯通信中的学术公案
<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周作人.俞平伯著,孙玉蓉编注,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由俞平伯研究专家孙玉蓉编注的<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书 ...
-
姚洛:《从海瑞说到周作人》读后
<读书 >1982年2期 姚 洛 浩成同志的<从海瑞说到周作人>(<新华文摘>第九期,转载自<南风>第十二期),文末例举周作人为被"贬之入 ...
-
纪念鲁迅先生诞生140周年:符杰祥:“狂人”/“小传” ——鲁迅与“林译小说”的初遇,兼及《狂人日记...
作者简介 符杰祥,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思想文化研究.鲁迅与中国现代作家手稿研究.中国革命与性别政治研究. 刊于& ...
-
伊绯:钱钟书表叔的诗集
<北京晨报>6月6日专栏稿,发表时为删略稿,以下为原稿: 钱钟书表叔的抗战记事诗 肖伊绯 <甲申杂咏>是江苏无锡人孙肇圻的一部诗集,主要以诗文形式,记述了1944年(即民国甲申 ...
-
钱钟书亲测有效丨过目不忘的读书法,每个学生都值得拥有
朋友们,假如现阶段让拥有三种超能力,以下三种,你会选择什么呢? 1.每天只需要睡四个小时: 2.社交能力plus: 3.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相信大部分人可能都想尝试下,过目不忘这项神奇的本领,世界上 ...
-
如何把一本书读薄?看完钱钟书的五步读书法你就知道了
如何才能把一本书由厚读薄呢?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用了五步读书法把书由厚读薄.钱钟书从启学之时,就博览群书.读中学时,就读了<天演论>等英文原版著作,还啃下了<古文辞类纂>.< ...
-
1988年,钱钟书去世。费孝通见杨绛一个...
1988年,钱钟书去世.费孝通见杨绛一个人生活,便重拾追求杨绛的想法.没想到,他刚要开始追,杨绛就说:"楼梯很难走,要学会知难而退."费孝通一听,完了,没机会,从此以后只以杨绛朋友 ...
-
1998年,钱钟书和女儿相继离世,杨绛独...
1998年,钱钟书和女儿相继离世,杨绛独居.88岁的费孝通感觉自己终于有机会了,于是亲自登门拜访.没想到,杨绛一句话就让他再也没脸来了. 杨绛说:'楼梯不好走,以后就不要知难而上了'.其实,类似这种& ...
-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名”压倒了谁——读钱钟书讲文学有感》读后感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名”压倒了谁——读钱钟书讲文学有感》读后感
-
爱情很极端,要么一生,要么陌生。钱钟书曾...
爱情很极端,要么一生,要么陌生. 钱钟书曾这样评价妻子杨绛:"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过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除了生死,没有什么能够将我们分开." ...
-
钱钟书经典语录,每一句都入木三分。。。
钱钟书经典语录,每一句都入木三分...
-
钱钟书先生最幽默的32句话,每一句都耐人...
钱钟书先生最幽默的32句话,每一句都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