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故事——颈椎(四)

人的脊柱是人体躯干能够直立的内在支柱,还能够保护贯穿其中的脊髓并具有运动的能力。

人的脊椎从后面看应该是直的,要是弯了就不正常了,被称为脊椎侧弯;从侧方看应该有四个生理弯曲,颈椎、腰椎向前,胸椎、骶椎向后。

人类的胎儿时期,脊柱只有一个凸向后侧的弯曲,就是蜷曲着身体。出生后随着婴儿能坐起来,颈椎的弯曲出现了,开始学习站立行走,腰椎的弯曲出现了。我们称颈椎和腰椎的弯曲为第二弯曲或代偿弯曲,这些弯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分散垂直的压力,起到减震的作用。

弯曲使脊椎像个弹簧,富于弹性,也为容纳其中的脊髓提供弹性保护,也为神经的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脊柱的弯曲使脊椎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有力学专家测算过,拥有一个弯曲的柱体能承受的压力是笔直柱体的2倍,两个弯曲是5倍,三个弯曲是10倍。因骶椎与髂骨构成骨盆来支托躯干,其弯曲基本起不到弹性作用,颈椎、胸椎、腰椎加起来正好3个弯曲。

如果脊柱太直,垂直压力就只能从椎体传导到椎间盘。脊柱的弯曲可以使脊柱周围的韧带吸收部分的压力从而减少了椎体和椎间盘的负担。

生理弯曲变直可能是损伤或长期姿势不良导致的,也可能是先天发育不良。现在很多年轻人长期使用电脑或低头看手机引起颈椎曲度变直,大多是肌肉疲劳引起的,适当休息和锻炼是可以恢复的。但如果不改变旧有习惯或缺少活动,长此以往就可能永久性的变直了。变直的颈椎增加了椎间盘的负担,容易引起早期退变。当然弯曲过大也不好,就像弓拉得太满,肌肉和关节承受的力太大也容易损伤。

颈椎的主要支撑在椎体,它位于前面,呈椭圆柱状,从上面看像个横置的马鞍,两侧上翘称为钩突,与上位椎体构成钩椎关节。椎体间凸凹的对位结构使得颈椎可以进行较大范围的屈伸活动,而侧弯则受到钩椎关节的限制。

椎体之间镶嵌着椎间盘。椎间盘像一个弹簧或软垫,可吸收分散压力和冲击力。

椎间盘由两部分组成,中央为髓核,这是一种富含水分的凝胶状物质,具有极强的亲水性,类似软骨组织,在压力下可以变形,去除压力后又能恢复原状。这就是为何我们早晨起来测身高要高于晚上卧床前的原因(平卧时椎间盘压力最小,会重新吸收水分恢复高度)。在整个脊柱的长度中,椎间盘约占25%。

髓核的外层为纤维环,它们一层层的如方向不同编织袋把髓核紧紧地包裹其中,避免它跑到外面。髓核同软骨一样没有血管分布,故损伤后不易修复。当椎间盘退变后,椎体之间的间隙会变窄,椎体之间的稳定性降低,这是脊柱退变的开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颈椎病'的肇始。

颈椎椎体的两侧为横突,是椎旁小肌肉的附着点。颈椎的横突与胸椎和腰椎最大的不同是其具有横突孔,从第6颈椎至寰椎穿行着椎动脉。椎体后两侧为关节突,与上下颈椎之间形成关节,这些关节同我们的膝关节、踝关节一样是滑膜关节,拥有关节软骨、滑膜、关节囊等结构,也一样会出现发炎、退变、增生。关节突后面是椎板围成的椎孔及合并形成的棘突。

我们看到每个椎骨有很多突出的骨棘,这就像锚,是为韧带和肌肉附着进化来的,同时突出的骨棘构成杠杆力臂,就像开关水龙头的把手,为肌肉提供作用点。要是脊柱像电线杆子一样光溜溜的也就别活动了(电线杆子上也有横梁以便用钢丝将电线固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