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与华为合作目前的四种模式。

第一种合作,纯软件的合作,安装华为HiCar,HMS套件,车载APP等。目前这个模式国内外有几十家厂家已经开展合作,目的是与移动端绑定。

第二种是华为的自动驾驶系统。其中包括部件如雷达,摄像头,AI处理器包括车载操作软件和影音系统等。还有华为自己的快充技术,197公里的续航充电只要10分钟。全部装进去。目前这块合作的代表是北汽的ARCFOX系列。

第三种就是非自动驾驶系统,汽车智能动力这块的合作,如华为三电,无线车载模块,车载影音系统,HiCar等等。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车最核心的技术是“三电”,包括电驱动、电池、电控。这块目前合作的就是赛力斯系列,用华为的渠道销售。

第四种就是汽车厂除了负责外壳、底盘、轮子和座椅这些主要结构外,其余全部用华为的。这块会促进没有研发智能车基础的传统汽油车厂家,加快切入智能汽车的速度,这块目前还没有公开合作的厂商名单。

这些车企愿意放弃自主研发,选择与华为合作的根本原因,主要的就是研发和技术问题。一般的厂商每年花费在自动驾驶费用可能就几个亿,达到十个亿以上研发投入的寥寥无几。华为目前研发投入已经接近百亿级,从研发投入这个环境已经卡死了很多车企的可能性。汽车是集成工业的产品,研发投入的量级就是护城河。

科技迭代的速度是很快的,研发需要时间,需要成本,一旦第一时间追赶不上,后面就会落后。对于部分厂商来说,等不起,也做不来。对于一些想要自主发展的中小厂家,不用华为自动驾驶可能会面临技术台阶的压力。

同时,华为系的进场对于别的新势力厂商也是一种压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前面讲的,今年新势力会遇到一些挤压,部分新势力车企的估值逻辑可能会被破坏。

今年传统车企同比可能机会会多一些,同比。

当然,新势力也会做出应对,理想汽车CEO李想4月20日在个人微博表示,理想汽车现在和以后,所有车型的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都是完全标配的,包含软件、数据服务、地图服务、算力硬件、传感器等,既不收软件激活的费用,也不收订阅的费用,无论什么价位的车都一样标配。

这场战役才刚刚开始,这个赛道还有很多机会,长赛道慢慢找机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