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百年,还原被遮蔽的多重面相
相关推荐
-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书法登峰造极,救活上千灾民,晚年拒绝做汉奸
文/格瓦拉同志 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设科举,到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制,在1300年的中国科举史上,历代王朝共举行745场科举考试,产生过592名状元.其中,最后一位状 ...
-
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科举是一个含义丰富复杂.具有动态特征的词语,科举制的诸多特征是经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行程的.科举二字,起初有分科举人之意,也可解释为设科举人或按科举人.以科举人.科举一词由科和举两个早已出现的各有独立含 ...
-
为何范进中了举人就疯了?他的官职放到现在,或许你也会疯
中华文明自炎帝.黄帝打败九黎部族蚩尤以来,历经上下五千年之文明.发展,孕育.强大.发扬了中华优秀文化.从奴隶制到分封制,再到秦始皇所创中国之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社会一直在进步. 但是,我可以肯定 ...
-
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原因再探
科举制度遭遇废止命运,一直以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多将清末废除科举的原因归结为科举制度自身的弊端与缺陷,及其在新形势下难以满足时代要求.然而在这些解释与分析中,虽然通过广泛引据当时报刊言 ...
-
[科举的废除切断了士绅同清廷的纽带,为辛...
[科举的废除切断了士绅同清廷的纽带,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炮弹〞] 科举制的废除是划时代的大事,袁世凯是首功之臣.他在舆论和实践上都为废除科举做了多年的准备工作,步步为营,使劲了全力. 要废除这样一个一千 ...
-
115周年| 戛然而止的“终结”
在近代中国世纪之交的那些年里,相较于此前朝野动荡的1898年.1900年,甚至后来王朝倾覆的1911年而言,1905年看来并不很引人注目,甚至有些平淡.然而这一年却是真正意义上被文化界称为中国传统社会 ...
-
科举制度真的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吗?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文素臣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4800字 阅读需要13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科举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传统之一, ...
-
寄望青年强 ·纪念“五四”百年感怀 菊里福人
寄望青年强 ----纪念"五四"百年感怀 秦菊林 华夏五千年,历史悠久远 江山太娇美,惨遭列强占 烧杀抢掠淫,割地又赔款 外患除不尽,内斗起烽炎 改朝換代频,百姓遭涂炭 勇士揭竿起 ...
-
农民革命的多重面相:评《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
农民为何参加革命?这一直是苏区史研究的一个关键命题. 张宏卿博士的新书<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与该研究领域近年新出的两本佳作--黄道炫先生的<张力 ...
-
【高考热点预测】“五四”百年,青春建功!!!
专题预测背景解析 随着试题改革的稳步推进,高考和各地高考模拟题中的作文命题视野愈加开阔,涉及的题材和主题愈发多元.题材之"大",触及国家形象,关涉时政生活:题材之"小&q ...
-
华州:五四百年!
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学生为主力的五四运动爆发.在此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亦即1919年4月8日,陕西省华县咸林中学校正式开学.谁能想到,开学不到一个月的咸林中学校,在之后的数十年间,竟与五四运动渊 ...
-
学狗叫成了史上最没节操大臣?赵师睪轶事辨析与韩侂胄的多重面相
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第一回<风雪惊变>中有一段郭啸天与杨铁心议论当时朝政的描写: 杨铁心道:『我们正在说临安朝廷中的混帐事.』郭啸天道:『昨儿我在众安桥头喜雨阁茶楼, ...
-
打开一道被遮蔽的历史面相
来源:解放日报2021-09-12 09:23 作者:徐刚 在时下流行的批评家跨界写作的风潮中,一向"述而不作"的陈福民竟也写起了专栏文章.在这部厚重的历史散文集<北纬四 ...
-
五四百年系列 《2020风骨中国画展》云展
第一篇章 [一代风华] 徐悲鸿.傅抱石.石鲁.李可染.陆俨少.关山月.何海霞等前辈艺术经典作品,向我们生动的展示了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奋斗精神,描绘祖国大好河山,抒写人民领袖的光辉形象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历 ...
-
水龙吟•五四百年感怀
水龙吟·五四百年感怀 百年风雨燕京起,回首可言谁好. 几番凌虐,几番凋敝,江山已老. 昨日雷霆,今时梦呓,流年空杳. 奈何世间路,等闲变却,吾黔首.如蓬草. 病树又逢故道. 叹悲歌.恍然一觉. 陇关断 ...
-
图说“五四”百年,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借口英日同盟宣布对德宣战,出兵进攻驻扎在中国山东胶州湾的德军,妄图夺取中国山东,从而产生了领土争议,并引发了日后的五四运动.下图为1914年,日军在中国山东青岛炮击德 ...